静因之道
静因之道读音为 jìng yīn zhī dào。意思是:战国时期一部分道家的认识方法。认为心要保持虚静﹐并因应事物之理而偶合之﹐才能有正确的认识。
繁体靜因之道
拼音jìng yīn zhī dào
注音ㄐㄧㄥˋ ㄧㄣ ㄓㄧ ㄉㄠˋ
词语解释
- 1.战国时期一部分道家的认识方法。认为心要保持虚静,并因应事物之理而偶合之,才能有正确的认识。
网络解释
- 静因之道
- 静因之道是战国时部分齐国稷下学士提出的认识原则。《管子·心术上》:“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二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认为正确的认识应该排除主观成见或损益,完全循因客观事物。有忽视认识的主动作用的倾向,但为法术之学提供了哲学基础。《韩非子·扬权》:“圣人之道,去智与巧……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