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
刺桐读音为 cì tóng。意思是: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印度﹑马来亚等地,我国广东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 2.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别称。唐时环城皆种植刺桐,故称。亦名桐城。宋元时代伊斯兰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记入其行纪。《马可波罗行纪》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拼音cì tóng
注音ㄘㄧˋ ㄊㄨㄙˊ
词语分解
刺桐cì tóng
词语解释:
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印度﹑马来亚等地,我国广东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
2.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别称。唐时环城皆种植刺桐,故称。亦名桐城。宋元时代伊斯兰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记入其行纪。《马可波罗行纪》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分词解释:种植:
1.栽种培植。
2.引申为积累功德。
枝干:
1.树枝和树干。
2.喻大宗与旁支。
3.谓枝附于干。喻关系密切。
4.支干。天干地支。
棘刺:
豪猪等脊背上长的硬而长的刺。泛指动植物体上的针状物。
桐城:
安徽省东南部的县。人口70万。处大别山边缘,地势平坦,产竹、木、桐油。
词语解释:
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印度﹑马来亚等地,我国广东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
2.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别称。唐时环城皆种植刺桐,故称。亦名桐城。宋元时代伊斯兰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记入其行纪。《马可波罗行纪》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分词解释:种植:
1.栽种培植。
2.引申为积累功德。
枝干:
1.树枝和树干。
2.喻大宗与旁支。
3.谓枝附于干。喻关系密切。
4.支干。天干地支。
棘刺:
豪猪等脊背上长的硬而长的刺。泛指动植物体上的针状物。
桐城:
安徽省东南部的县。人口70万。处大别山边缘,地势平坦,产竹、木、桐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