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国学名著>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二十一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二十一清 · 瞿镛

集部三

○别集类三

△龟山杨文靖公集三十五卷(明刊本)

宋杨时撰。旧有咸淳间黄去疾作《年谱》一卷,续增《从祀孔庙议》、《宋史》本传、胡文定《墓志铭》、吕本中《行状》,後附录《祭文》、《赐谥敕》、叶水心作《旧宅记》。案:《文靖集》宋时刊於延平郡斋,其本不传。弘治刻本十六卷,常州东林书院本三十六卷,此则宜兴所刻三十五卷本也。

△梁溪先生文集一百八十卷附录六卷(旧钞本)

宋李纲撰。前有陈俊卿及朱子序。首列《总目》,每卷首又列目。书中“洁”、“完”、“敦”、“廓”字俱注某帝嫌讳,是从宁宗後刻本钞出者。

△忠惠集十卷(钞本)

宋翟汝文撰。後有《附录》一卷。原集三十卷,其子耆年编,已佚。此从文澜阁传录。

△石林居士建康集八卷(钞本)

宋叶梦得撰。是集为绍兴八年再镇建康时作,在全集百卷之外,其子大卿编。後有嘉泰癸亥孙簵跋。今百卷本不传,惟存是编。此从叶石君钞本传录。有石君跋。中佚文七篇,仁和胡心耘珽以家藏本录补。(卷首有“东沙李氏藏书”朱记。)

△增广笺注简斋诗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宋刊本)

题:“竹坡胡稚仲孺笺。”有自序,四明楼钥序。仲孺撰简斋年谱,又续添《诗笺正误》。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注每行字数同。书成绍熙初元,距简斋在时仅越五十年,故所笺出处、时事及朋友酬答甚详。如:卷中《无题》诗笺云:“此诗意为王氏、程氏发也。宣和五、六年间,先生与綦公叔厚俱为太学博士,黜三舍偶俪体,去王氏之论而尊用程氏,士类归之。後人惟知渡江後赵元振尊尚程氏,殊不知陈、綦二公实有以唱之也。微此书,简斋之学行,世犹不尽知,而但以诗人目之也。”其诗案年编次,与今官刻集本分体者不同,又不载外集诗文,官本则并入矣。字句互异处,足以订正官本者甚多。如古体诗中《杂书》云“昔我同年友”,不作“我昔”;《陪诸公登南楼》云“侑以八品珍”,不作“八味”;《同叔易於观我斋分韵》,不作“周叔易”;(笺云即“陈叔易”。)诗云“虽然山上山”,不作“山止山”;《浴室观雨》云“办此颖脱手”,不作“脱颖”;《冬至》云“北风不贷节”,不作“不待”;《种竹》云“同林偶落此”,不作“同休”:“苍雲屯十里”,不作“千里”;《食笋》云“诗成聊使写”,不作“便写”;《雨中观月桂》云“红衿映肉色”,不作“玉色”;(笺云“东坡《海棠诗》:翠袖卷纱红映肉”。)《山路晓行》云“蓝舆拂露枝”,不作“扶露枝”;《均阳官舍安榴》云“迟日耿不暮”,不作“日迟景”;《晚步湖边》云“幸无大夫责”,不作“大夫贵”;《游道林岳麓》云“向来修何行”,不作“回来”;《暝色》云“万化元相寻”,不作“相孚”;《远轩》云“会有鹤驾宾”,不作“鹤贺宾”;《题长冈亭》云“匣中三尺水”,不作“三尺冰”;《题大龙湫》云“穷处仍高崖”,不作“乃高崖”;《咏雨》云“听雨披夜襟”,不作“衣襟”:“万珠络笋舆”,不作“落笋舆”;《梁织佛图诗》云“喜满尺宅俱成功”,不作“火宅”;《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云“小窗诵诗灯,花喜小窗上”,不衍“梦君”二字:“喜”,不作“起”;《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云“水风泛树声萧萧”,不作“水色泛树”;《居夷行》云“皇天岂无悔祸意”,不作“悔过”;《秋夜独酌》云“百年佳月几今夕”,不作“今几夕”。近体诗中《咏雨》云“一凉恩到骨”,不作“思到骨”;《目疾》云“九恼从来是佛种”,不作“自佛种”;《乐文卿北园》云“此生能费几诗筒”,不作“此身”;《十月》云“莽连万里雲一去”,不作“雲山去”;《招张仲宗》云“焚香相待莫徐驱”,不作“徐徐”;《晚步过郑仓台》云“世事纷纷人老易”,不作“人易老”;《寄信道》云“賸欲平分持寄子”,不作“平生”;《谢吕居仁》云“箧里诗书总零落”,不作“寥落”;《九日示大圆洪智》云“无奈菊花枝”,不作“无耐”;《窦园醉中》云“碧桃开尽曲声中”,不作“雨声中”;(笺云,此盖明皇击羯鼓,柳杏皆坼之意。《晨起》云“寂寂东轩晨起迟”,不作“晨起时”;《篷斋》云“不须杯勺了三冬,会有打窗风雪夜”,《除夜不寐》云“老卻梅花是晓风”,《叶柟惠花》云“文殊罔明俱拱手”,以上数句,皆无阙文。又增多诗三首:《送大光赴石城》云,“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秀眉使君医国手,卻把江头无事酒。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待予去埽仲宣赋,走马还朝犹未迟“。又《次韵谢邢九思》云,”平生不接里闾欢,岂料相逢虺蜮坛。能赋君推三世事,倦游我弃七年官。流传恶语知谁好,勾引新篇得细看。六月山斋当暑令,风霜独发卷中寒“。又《伤春》一首,亦见《瀛奎律髓忠愤类》,兹不复录。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本。

△简斋外集一卷(旧钞本)

此本凡古今体诗五十二首,文三首,皆胡笺本所无。诗多次韵之作,风格亦稍逊。可知宋时原分二集,今官刻本十六卷,有刘辰翁序,殆出後人所并,非原第矣。书有旧序云:“诗至老杜极矣,东坡苏公、山谷黄公奋乎数世之下,复出而力振之,而诗之正统不坠。然东坡赋才也大,故解纵绳墨之外,而用之不穷;山谷措意也深,故游泳玩味之馀,而索之益远;大抵同出老杜而自成一家,如李广、程不识之治军,龙伯高、杜季良之行己,不可一概诘也。近世诗家知尊杜矣,至学苏者乃指黄为强,而附黄者亦谓苏为肆,要必识苏黄之所不为,然後可以涉老杜之涯涘;此简斋陈公之说云尔。予游吴兴得之,乃知公所学如此,故能独步一代。顷邑士有欲刻公诗者,因出前闻为冠集首,庶学者知公渊源所自,且以折近世党同伐异之说。公名与义,字去非,初赋《墨梅》,受知徽考,入校中秘书,遂掌帝制。後参绍兴大政。简斋其自号也。元黓敦牂中秋晦斋书。”此序他本所无。卷首有题记曰:“《简斋外集》,罕见其本,钱唐王心田以余爱之,持以见赠。延祐七年二月雲■〈林上录下〉书斋记。”下钤白文方印曰“钱氏翼之”。案:翼之,名良有,郡人,工书法及时。(卷首有“孙亮”、“朱子儋承爵”、“张子昭印”诸朱记。)

△北山小集四十卷(影钞宋本)

宋程俱撰。後附程瑀撰《行状》,有叶梦得、郑作肃序。是集传本绝稀,黄氏百宋一廛尝得宋刻本,用公牍故纸印刷,纸背有湖州诸官司印记。潜研钱氏谓刻於吴兴官廨,淳熙以前刊印,此即从之传录者。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宋本後归汪氏,今归邑中庞氏。又有知不足斋藏本,吴之振题识云:“此册为昔年季沧苇侍御所赠,侍御从绛雲楼宋刊本影写者。”闻鲍氏书已散落,今不知藏何许矣。

△华阳集四十卷(旧钞本)

题:“宋张纲彦正氏著。”其子户部郎中坚辑凡,凡文三十三卷,诗五卷,词一卷,末附《行状》为第四十卷。绍熙二年,其孙釜刊板郡学,属洪迈为序。此犹从宋本传录。

△苕溪集五十五卷(旧钞本)

宋刘一止撰。《诗》八卷,《文》四十四卷,《乐章》一卷;附韩元吉撰《行状》一卷。《宋史》本传、陈氏《书录》、《行状》皆作《非有斋类藁》,此名《苕溪集》,当属後人改易。案:苕溪与吾乡钱户部观复交,有户部妻安人徐氏墓志。见集中。

△大隐集十卷(钞本)

宋李正民撰。《宋史艺文志》有三十卷,其本久佚,此从文澜阁本传录。

△沈忠敏公龟溪集十二卷(明刊本)

宋沈与求撰。李彦颖张叔椿序。其孙说尝刊於绍熙中。明万历庚子十六世孙子木依之重刻,有序。海宁杨芸士藏。有金亦陶钞宋本,出自传是楼者,仅有前五卷,借以对勘一过,别无异处,可知此本亦善也。

△栟榈先生文集二十五卷(旧钞本)

题:“宋承事郎守左正言主管江州太平观赐绯鱼袋邓肃志宏撰。”乾道、淳祐中有刻本。正德中,永安林孜得其本,邑令南海罗廷佩刻之。凡《诗》十卷,《乐府》一卷,《文》十四卷,与别本不同,有胡琼、林孜序。旧为邑人曹彬侯写本。(卷首有“曹炎之印”、“彬侯”二朱记。)

△韦斋集十二卷附玉澜集一卷(明刊本)

题:“新安朱松乔年撰。”朱子尝刻於江西,有淳熙七年河阳传自得序。至元中,吴郡干文传守婺源,得其本,与旌德令刘性重刻之。此从刘本再刻者。《玉澜集》题“新安朱槔逢年撰”,有淳熙辛丑梁溪尤袤《跋》。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陵阳先生集四卷(旧钞本)

宋韩驹撰。案:陆放翁所得《子苍诗草》,止一卷,谓其作诗反覆涂乙,诗成,既以予人,久或累月,远或千里,复追取更定,无亭发恨乃止。其不苟如此。此从王氏池北书库藏本传录。渔洋山人有跋云:“子苍诗为诸家诗话所取者,如‘汴水日驰三百里’、‘落日同骑款段游’二篇最佳。今读《陵阳集》,佳处亦无过此矣。”盖子苍列江西宗派图中。渔洋不喜豫章派,故其语如此。

△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明刊本)

题:“左承奉郎直敷文阁主管台州崇道观王庭珪民瞻撰,门人刘江编”。淳熙间,吉州东冈刘氏有校刻善本,昆山叶文庄公录藏之。同邑张寰得其书,属常熟县令梁某刻之,有胡铨、杨万里序及张寰、邓黻刻板序。附录《行状》、《墓志》、《题跋》等为一卷。

△屏山集二十卷(明刊本)

题“宋文靖公刘子翬著”。朱子所编,前有绍兴三十年胡宪序,乾道癸巳朱子序。又列本传、《墓表》、《谥议》於首。

△南陵孙尚书大全文集七十卷(旧钞本)

宋孙觌撰。周必大序。此与《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本不同。旧为震泽王氏钞本,後归叶石君、周漪塘、张月霄诸家。卷中以朱笔依《鸿庆集》校补者,石君笔也。(卷首有“济之叶万”、“归来草堂”、“朴学斋”诸朱记。)

△李学士新注孙尚书内间尺牍十六卷(校宋本)

题:“左朝奉郎充龙图阁待制孙觌仲益撰,门人学士李祖尧编注。”宋刻本与成化本分卷行款俱不同。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字,注每行二十五字。目录多分类之目二叶。有墨图记隶书文云“蔡氏家塾校正”。此本一一照改,出稽瑞楼陈氏。

△豫章罗先生文集十七卷(元刊本)

宋罗从彦撰。卷首《经解》已阙,《集录》九卷,《杂著》二卷,《诗》一卷,《附录》三卷,《外集》一卷。至正三年延平沙邑曹道振编,并撰《年谱》一卷。道振有跋。目录後有墨图记云,“至正乙巳秋沙阳豫章书院刊。”後有至正二十七年福建儒学提举卓说序,前冠以永乐元年沙县知县锡山倪峻《重建豫章先生祠堂记》,盖後人所增也。

△豫章罗先生文集十七卷(明刊本)

此本乃明成化时邵武太守冯孜即曹道振本重刊,有成化七年柯潜序及卓说原序。(卷首有“季振宜印”、“沧苇”二朱记。)

△尹和靖先生文集十卷(旧钞本)

宋尹焞撰,宗兖序。首列《年谱》一卷,凡《奏劄》二卷,《诗杂文》一卷,《壁帖》一卷,《师说》三卷,附《荐劄告词》一卷,《铭记祭挽》一卷,与别本作八卷者不同。

△著作王先生文集八卷(旧钞本)

宋王蘋撰,十一世孙观编。有宝祐丙辰卢钺原序。案:信伯为唐水部郎中棨八世孙,尝搜辑水部省试持二十一首,编录《麟角集》後。《信伯全集》四卷本已佚,明弘治中,其後裔亦搜采成编,虽篇帙寥寥,附录者多,亦可徵福清王氏泽之长矣。

△高东溪先生文集二卷(旧钞本)

宋高登撰。明休希元编并序。後附录《朱子奏状》、《祠记》及《东溪言行录》为一卷。

△岳王集一卷(明刊本)

题“宋少保武穆王岳飞著”。此本出明人所辑,凡《上书》一篇,《劄》十六篇,《奏》二篇,《状》二篇,《表》一篇,《檄》一篇,《跋》一篇,《盟文》一篇,《题识》三篇,《诗》五篇,《词》二篇,即徐阶编本。前列颜度《奏谥议》,宋宁宗《封诰》,谢康成《纪略》一卷。後附其孙倦翁《吁天辨诬疏》、《雪冤诗》、《跋高宗批乞出师奏》及赵子昂、高季迪、李空同诗为一卷。

△浮山集十卷(钞本)

宋仲弁撰。《宋史艺文志》有集十六卷,为外孙孟猷所编。其本久佚,此从文澜阁本传录。

△新刻嵩山居士文全集五十四卷(旧钞本)

题:“晁公溯子西。”凡《诗》十四卷,《文》四十卷。旧有师濬序,已失。居士夫人师氏,濬孙女也。集中有濬子骥《传》,即其妇翁。文有“遭父丧”云云。案:《传》作於绍兴三十年,而《集》刻於乾道四年,是刻时濬殁已久,序盖旧所作也。又案,《集》有《送子嘉兄赴达州司户序》,盖冲之五子,公休,字子嘉;公武,字子止;公溯,字子西;公退,字子兼;又有字子愈者,不详其名。晁氏家学相承,子西兄弟皆有学行,而子止以《郡斋书目》其名较著。是书宋刻後别无刻本,幸有钞白流传,不至如《昭德文集》之湮灭也。又案,《集》有《寄泸南子止兄》诗云:“杖钺知何处,看雲望欲迷。真同阮南北,各寄蜀东西。峡险水增急,楼高山为低。春来日行乐,桃李想行蹊。”又《答沪州高倅启》云:“居是邦而事其大夫,乃喜吾兄之集处。”是子止为四川总领财赋司时。子西亦官於蜀,惟《宋史》无传,仕秩不可考矣。旧为千顷堂藏书。(卷首有“晋江黄氏父子藏书”朱记。)

△莆阳知稼翁文集十二卷(影钞宋本)

宋黄公度撰,其子沃所编。凡《赋》一卷,《诗》六卷,《文》四卷,《词》一卷,末附《行状志铭圹铭》一卷。前有乾道五年陈俊卿序,又庆元二年洪迈序。《词集》有淳熙戊申曾丰序,末有沃跋。此从庆元刻本传录。天启间,裔孙某得内府本刻於衡州者。卷分上下,即此本也。

△香溪先生范贤良文集二十二卷(元刊本)

宋范浚撰,门人高栴编,同郡陈岩肖序,从子端臣刻於绍兴三十一年。元至顺壬申吴礼部师道得其本,属范俊刻之。此本吴《序》已佚,旧为席氏藏书。(卷首有“席鉴之印”、“席玉照氏”诸朱记。)

△范香溪先生文集二十二卷(明刊本)

此明万历间兰溪令唐尚虞刻本。後附公从子端臣、端杲遗文一卷,有章懋、胡应麟序。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燕堂诗稿一卷(旧钞本)

宋赵公豫撰。公为邑人,绍兴中登第,官至宝谟阁待制。《邑志》载所著有《奏稿》一卷,《燕堂类稿》五卷,今并不传,仅存此诗一卷,相传为泉州守蒋雝选录。

△竹州文集二十卷(明刊本)

宋吴儆撰。後有《附录》一卷,曾孙资深编刻,有《进书表》,有程珌、吕午、洪扬祖、陈埙《序》。弘治间,十世孙雷亨以家藏旧本重刻,程敏政为之序。旧为汲古阁藏书。册面卷末俱有“汲古阁”、“子晋氏”、“毛晋秘笈”诸朱记。)

△罗鄂州小集五卷附郢州遗文一卷(明刊本)

宋罗愿著。天启间族裔罗朗刻本,与别本分六卷、附录二卷者不同,亦未错入《新安志》序二篇。有赵汸、宋濂、王祎、赵埙序,李宗颐、苏伯衡跋,罗朗刻板跋。

△晦菴先生文集一百卷(宋刊本)

宋朱子撰。首《目录》二卷,无序跋,每半叶十行,行十九字。“遇”、“廓”、“扩”等皆为字不成,是宁宗後所刻也。考成化本黄氏仲昭跋云:“《晦菴朱先生文集》,闽、浙旧皆有刻本。成化戊子偶得闽本,因取浙本校之,其间详略微有不同。如《劾唐仲友》数章,闽本不载其所劾事状,今详此本,备载无遗,当是浙本矣。又考嘉靖本卷六十七《仁说》小注云,浙本误收南轩先生作,而以先生作为《仁说序》,此本正如是,其为浙本益明矣。”黄氏又云:“浙本洪武初取置南廱,不知辑於何人,今闽藩所存,则先生季子在编。其後又有《续集》若干卷、《别集》若干卷二本,亦并刻之,似浙本当又有《续集》、《别集》矣。然陈氏《书录解题》、焦氏《国史经籍志》、钱氏《也是园藏书目》,并止百卷,即吴文恪公所见来自福唐之《大全集》,亦云总百卷而已。惟徐氏含经堂、培林堂两家书目,均於《正集续集别集》合刻本外,载有《旧板单续集》、《旧板单别集》之本。考王氏遂序《续集》在淳祐五年,黄氏镛跋《别集》在咸淳元年,意刻非一时,故与《正集》各自单行欤?夫世宝宋椠,虽断简残编,犹珍同拱璧,而况百卷巨帙,首尾完具,又况其为朱子之书。则也是翁所称‘惊人秘笈’者当无逾此矣。”

△晦菴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明刊本)

此本明嘉靖壬辰潘氏潢校刻闽中,《目》後,潘氏有记云:“《文公文集》百卷,又《续集》十卷,《别集》十有一卷。”然王氏遂《续集序》虽不言卷数,而《目录》则载十一卷;黄氏镛《别集目後记》明云“搜访遗文,又得十卷,以为《别集》”;则潘氏所云,当是互误。(《提要》引潘氏《跋》作《续集》五卷,《别集》七卷,更误。)惟《续集》第十一卷有目无书,观苏氏信前序(此本失去,据《提要》所引。)称百有二十卷,则本无此卷矣。此本大题视浙本多“朱文公”三字,而板心又称“《朱子大全文集》”。近世蔡氏方炳刻《朱子文集》,谓《大全集》之名不知何始,而纪文达因黄氏仲昭、潘氏潢诸跋皆不称《大全集》,遂臆定其起明中叶以後。然吴文恪序其所编《朱子文抄》在宣德五年,已云乡亲陈氏归自福唐,出示先生《大全集》总一百卷。又考赵氏《读书志》云,“《朱文公帖》六卷,可以补晦翁《大全集》之阙者为多”。则其名实起於宋。惟黄氏称旧刻止有浙本、闽本,而浙本绝无此名,赵、吴两家所见,盖是闽本,其後黄氏刻於成化,潘氏刻於嘉靖,并祖闽本,则此本《大全集》之称,固袭旧而非更新也。此本与浙本,字句颇有不同,篇次亦互异,如,《书濂溪光风霁月亭》、《游密菴记》,浙本在卷七十九《记类》,此本在卷八十四《跋类》。《游密菴记》诚宜在《记类》,而《书光风霁月亭》则移之《跋类》为是。又如,《皇考吏部府君迁墓记》,浙本在《先妣孺人祝氏圹志》後,而此本则在前。似浙本以作文先後为次,(案:葬祝孺人在乾道六年正月,葬吏部以其年七月,作文先後,据此知之。)而此本以父先乎母为次也。盖闽本与浙本故有详略之异,又经黄氏、潘氏递相参校,其异同益不少,要亦可为考订之资焉。

△朱文公大同集十卷(元刊本)

门人陈利用编。凡《诗》一卷,《文》九卷,皆公主同安簿时所作。元至正间,鄱阳都璋寓居同安重刊之,并纂《年谱节略》列卷首。孔公俊序。

△文公感兴诗通一卷(明刊本)

宋朱子撰。题:“新安後学胡炳文集注并序”。朱子《感兴诗》,初有四家注,炳文广之为十家,其参以己说者别之为“通”,曰与《四书通例》同。十家者:长乐潘氏柄、杨氏庸成、建安蔡氏模、真氏德秀、詹氏景辰、徐氏几、黄氏伯暘、番阳余氏伯符、新安胡氏升、胡氏次焱也。

△周益公文集二百卷(旧钞本)

宋周必大撰。自序。山阴祁氏藏本。有朱字校过,旷翁笔也。板心有“淡生堂抄本”五字。(卷首有“山阴祁氏藏书之章”、“旷翁手识”、“子孙世珍”及“王昶德甫别字兰泉”诸朱记。)

△周益公文集二卷(宋刊残本)

二卷为全集中《书稿》一种,题下注明纪年,每半叶十行,行十六字,“敦”、“徵”字有阙笔。板刻楮印,俱极精善,惜未得全本也。

△方舟集二十四卷(钞本)

宋李石撰。原集七十卷。门人刘伯龙编。见陈氏《书录》。其本久佚。此从文澜阁本传录。别有《经说》六卷,即附於後。(卷首有“海宁杨芸士藏书之印”。)

△东莱吕太史文集十五卷别集十六卷外集五卷文集附录三卷拾遗一卷丽泽论说集录十卷(宋刊本)

宋吕祖谦撰。此书为成公殁後,其弟祖俭从子乔年编辑刻之。《文集》,凡《诗》一卷,《表疏》一卷,《奏状劄子》一卷,《启》一卷,《策问》一卷,《记序铭赞辞》一卷,《题跋》一卷,《祭文祝文》一卷,《行状》一卷,《墓志铭》四卷,《传》一卷,《纪事》一卷。其庚子辛丑日记後有淳熙壬寅朱子跋,公殁後一年作也。《别集》,凡《家范》六卷,《尺牍》五卷,《读书杂记》四卷,《师友问答》一卷。外集,凡《策问》二卷,《宏词进卷试卷》共二卷;《诗文拾遗》一卷。《文集》附录:凡《年谱圹记》一卷,《祭文像赞哀诗》二卷。《拾遗》,存《祠堂记》、《祠堂祭文》,馀残阙。《丽泽论说集录》,皆门人所集录者。凡《易说》二卷,《诗说拾遗》一卷,《周礼说》一卷,《礼记说》一卷,《孟子说》一卷,《史说》一卷,《杂说》二卷。乔年有跋。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贞”、“桓”、“敦”、“廓”字有减笔,宁宗时刻本也。

△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元刊本)

宋陈傅良撰。门人曹叔远编为五十一卷,刻於嘉定戊辰,前後皆有叔远序。是本为元至正间重刻,多《附录》一卷,为神道碑、行状、墓志及杂文八篇,合五十二卷。末有白文二行云,“至正庚子仲冬屏山书院重刊”。《四库提要》谓《附录》一卷,不知谁所续入。据弘治乙丑王瓒序,称泽州张琎欲掇拾遗逸以为《外集》,其琎重刊所附入欤?是未见元刊也。

△止斋论祖二卷(元刊本)

宋陈傅良撰,傅参之序。此元时书肆所刻。《止斋决科》诸论,全集不载。其门人曹叔达序公《集》,谓片言落笔,传诵震响,场屋相师,而绍兴之文丕变,即谓此种也。《集》中所载之文断自乾道丁亥以後,此作於隆兴间,故删去不存。

△格斋四六一卷(旧钞本)

宋王子俊撰。凡文一百二首。朱竹垞氏尝从宋本传录,称其由中而发,无组织之迹,亚於王彦章。

△断肠集注十卷後集一卷(旧钞本)

宋朱淑真撰。钱塘郑元佐注。诗为淳熙九年通判平江军事宛陵魏端礼所辑并序。元佐未详,其注亦详赡。末有嘉泰二年孙寿斋後序。

△梅溪先生文集五十四卷(明刊本)

宋王龟龄撰。其子闻诗、闻礼编。《策》一卷,《奏议》四卷,《前集》二十卷,《後集》廿九卷。绍熙壬子岁,闻礼刻於江陵。明正统间,温州守何文渊得稿本於公玄孙孟明,继守刘谦复得刻本於蔡元丌,属教授何■〈氵横〉刻於郡学。有黄淮序,何文渊後序。卷首朱子代刘共父序,乃天顺六年温州守周琰从《大全集》补录,并琰跋。

△攻愧先生集一百二十卷(旧钞校本)

宋楼钥撰。《文》一百十六卷,《赋》一卷,《诗》一卷,《北行日录》二卷。惠定宇氏以朱笔校过。(卷首有“惠栋之印”、“定宇”二朱记。)

△蠹斋先生铅刀编三十二卷(影钞宋本)

宋周孚撰。淳熙己亥岁,鄜延解百禴刊。有陈珙序,百禴跋。是本从之影写。藏邑中蒋氏。(卷首有“曾在虞山蒋伯生处”朱记。)

△双溪文集十七卷(旧钞本)

题:“宋军器大监金紫光禄大夫婺源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王炎著”。此集世有三本:一为嘉靖癸巳其裔孙懋元所刻,凡十七卷,有潘滋序。前列三山郑昭先序。一为万历丙申尚宝司丞王鏻得沈一贯家旧本重刻,凡二十七卷,今四库所收是也。一为康熙中其族孙祺等所刻,凡十二卷。此从嘉靖本传录。

△象山先生文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元刊本)

宋陆九渊撰,男持之编,十世孙和刊。後附孔炜《谥议》、丁端祖《覆议》、杨简《行状》。明刻本别有《语录》四卷,此本无之。盖出自嘉定间吴杰所辑旧本也,有袁燮、杨简序,吴杰跋。杨序称《外集》六卷、《疑佚》二卷,或即明本《语录》欤。

△琼琯白玉蟾武夷集八卷(元刊本)

宋葛长庚撰。《文》三卷,《诗》五卷。前有沛郡凭虚子序,亦道家流也。《目录》前有“建安余氏新刊”一行。(卷首末有“秀野草堂”、“顾氏藏书印”朱记。)

△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一卷(明刊本)

题:“南极老人臞仙重编。”前有嘉熙改元鹤林彭耜、端平丙申潘方二序,及正统壬戌臞仙序,盖皆道流也。彭序谓先生属其校勘纂次,并以诸贤诗文录於篇末,凡四十卷。则是本非其旧矣。

△盘洲文集八十卷(影钞宋本)

宋洪适撰。後附《行状》、《神道碑》及《拾遗文》二篇。其《转运司乞移免折斛钱劄子》仅存二行。《目录》有後序、跋,亦阙。此书传本绝稀。曝书亭所藏,仅有其诗,未见全帙也。(卷首有“红豆书屋”、“惠栋之印”、“定宇”诸朱记。)

△艮斋先生薛常州浪语集三十五卷(旧钞本)

宋薛季宣撰。有宝庆二年知抚州军州事侄孙旦序云,出守临汝时,从其家发箧中书,诠次得三十五卷而锓诸梓。此即出自宋刊本。惟辗转传钞,讹夺甚多,无从校正耳。凡《赋》三卷,《诗》十一卷,《文》二十卷,末卷附录诸公祭文、挽诗及陈止斋撰《行状》、吕成公撰《墓志铭》。

△石湖居士文集三十四卷(旧钞本)

宋范成大撰。陈氏《书录》载《石湖集》一百三十六卷。今仅存《诗集》一种,曰《文集》者,犹仍旧本也。有杨万里序,男莘跋。旧为吴文定藏书。板心有“丛书堂”三字。其全集尝刻於嘉泰间,卷末有“奉议郎枢密院编脩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兼资善堂小学教授龚颐正校正”一行。

△石湖居士集三十四卷(明活字本)

此本用活字摆印,板心有“弘治癸亥金兰馆刻”八字,与旧钞本间有小异处。(卷首有“季振宜藏书”、“季沧苇图书记”二朱记。)

△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影钞宋本)

宋杨万里撰。诗集旧有淳熙间刘伯顺刻本,今不传。此出端平刻本,有刘炜叔序,旧为璜川吴氏所藏,卷末俱有“嘉定元年春三月男长孺编定,端平元年夏五月门人罗茂良校正”二行。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原本诗文合编,乾隆间裔孙振鳞刻本诗、文分为二集,窜乱旧第。诗,《江湖集》原作七卷,讹分八卷;《南海集》十一卷,误分十二卷。惟《诗集》总为四十二卷,虽有更易,尚与原本大致相同。若《文集》则臆分四十二卷,尽失其真,并遗去《尺牍》一类。今案:是本《诗集》四十二卷後,四十三、四十四为《赋》,四十五为《辞》、《操》,四十六、四十七为《表》,四十八为《笺》,四十九至六十一为《启》,六十二为《疏》,六十三至六十八为《书》,六十九、七十为《奏对劄子》,七十一至七十六为《记》,七十七至八十三为《序》,八十四为《六经论》,八十五、八十六为《圣徒论》,八十七至八十九为《千虑策》,九十为《程试论》,九十一至九十四为《庸言》,九十五为《解》,九十六为《杂著》、《册文》、《牒议》、《策问》,九十七为《词》、《疏》、《箴》、《铭》、《赞》、《乐府》,九十八至一百为《题跋》,一百一至一百二为《祭文》,一百三为《文》,一百四至一百十一为《尺牍》,一百十二为《东宫劝读录》,一百十三为《淳熙荐士录》,一百十四为《诗话》,一百十五至一百十七为《传》,一百八十、一百十九为《行状》,一百二十、一百二十一为《碑》,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三十二为《墓表》、《志铭》,一百三十三《附录》,历官告词、诏书、谥告,终焉备举之,以存原本之旧。又案:淳熙十二年,公以地震上疏,论朝臣言无事於有事之时之失者凡十。《宋史》本传概误作“言有事於无事”,与其命意相背。《集》中不误,足订《宋史》之失。(卷中有“御史之章”、“季振宜印”、“沧苇”、“璜川吴氏收藏图书”诸朱记。)

△诚斋先生文脍前集十二卷後集十二卷(元刊本)

题:“建安李诚父编。”此摘取全集中《策论》分类编之,以供场屋掇拾之用。元时书肆刻本。前有方逢辰序,词意鄙浅,疑亦伪讬。

△渭南文集五十二卷(明刊本)

宋陆游撰。旧有汪大章序,已缺;惟存《宋史列传》一篇。案:汲古阁毛氏所刻《渭南集》五十卷,有《入蜀记》,无《诗》,乃从华氏活字本重刻。此则无《入蜀记》,有《诗》九卷,殆即子晋跋所谓绍兴郡刻本也。

△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十卷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八卷,附陆放翁诗选别集一卷(明刊本)

宋罗椅、刘辰翁选。旧有弘治丁巳南京户部主事蜀刘景寅刻本。《别集》一卷,景寅取方虚谷《律髓》所选者附之。是本为嘉靖十三年宜黄县令莆田黄漳重刻;惟弘治本罗选有圈点,而此本无之。前有大德辛丑罗憼序,弘治十年吴郡杨循吉序,後有刘景寅、黄漳二跋。

△水心先生文集二十九卷(明刊本)

题:“龙泉叶適选。”此书传本绝稀,见陈氏《书录》、赵氏《读书附志》,分卷俱合,乃当时原本,黎氏所未见也。(卷首有“季振宜印”、“沧苇”、“季振宜藏书”诸朱记。)

△石屏诗集十卷(明刊本)

题:“天台戴复古式之。”卷首,载其父《东皋子诗》十首,第十七卷,附录其裔孙所作,弘治中十世孙镛辑本也。前有绍定二年浚仪赵汝腾序,又淳祐三年荆溪吴子良後序,嘉定三年四明楼钥序,淳祐壬寅旴江包恢《书後》,又,东平赵以夫、浚仪赵汝谈、建安真德秀潜斋、王埜寿峰、倪祖义、赵蕃、姚镛、巩丰、杨汝明诸跋。又有至正戊戌宣城贡师泰、弘治十年同邑谢铎重刻。诗集序後有弘治午西充马金跋、十世孙镛二跋。前後均有黄荛圃跋。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石屏续集四卷(旧钞本)

宋天台戴复古式之撰。全集六卷,此遗去《正集》二卷。

△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明刊本)

题:“宋高邮陈造唐卿撰。”宋时有刊本,遭元兵燹不存。明万历中,仁和李之藻得贡士王应元录本刻之并序。又有姚镛《序》及嘉定二年陆游旧序,江湖长翁自序,元东平申屠駉《墓志铭》。凡《诗》二十卷,《文》二十卷。

△勉斋先生黄文肃公集四十卷附集一卷语录一卷年谱一卷(宋刊本)

宋黄幹撰。凡《讲义》、《经说》三卷,《杂文》三十六卷,《诗》一卷。与《宋史艺文志》合,盖犹原本也。《附集》录本传、《告词》、《谥议》、《行实》、《词记》、《祭文》等篇。《语录》为门人林圆蔡念成记录。《年谱》为门人郑元肃撰,陈义和重编。前後无序、跋。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字画清劲,体似颜、柳,为宋刻中致佳本。

△北溪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旧钞本)

宋陈淳撰。男榘编。附录王隽、陈宓、黄必昌《祭文》,陈宓《墓志铭》、陈沂《序述》为《外集》。前有至元改元漳州路儒学教授莆王环翁序,略谓是书初刻於淳祐戊申,板藏龙江书院,岁久佚壞,至元乙亥漳州守张其委学录黄元渊重刻於郡学,此即从元刻本传录。旧为顾侠君藏书。(卷首有“秀野草堂”、“顾氏藏书印”、“顾嗣立印”、“侠君”诸朱记。)

△漫塘刘先生文前集三十六卷(明刊本)

题:“宋籍田令改添差通判建康府太常寺丞直显谟阁主管玉局观漫塘病叟刘宰著。”原《集》并《语录》,理宗时取入秘阁,世无传本。嘉靖间,王臬得其本於靳氏,刻之。有任佃与臬序。

△瓜庐诗一卷(影钞宋本)

题:“薛师石景石。”前有嘉熙元年赵汝回序,序後有“王师安刊”一行。诗後附录四灵《留题瓜庐》诗、王绰撰《墓志》,又嘉熙二年荆山刘植跋及东谷王汶、西里赵希■〈辶方〉、东■〈田巛〉老人曹豳诸跋,独菴薛美题诗。(卷首有“璜川吴氏收藏图书”朱记。)

△程端明公洺水集二十六卷(明刊本)

宋程珌撰。原本六十卷,又《内制类稿》十卷,《外制类稿》二十卷。曾孙景山编刻。其本久佚,明嘉靖间裔孙元昺等得是本,重编卷第,跋而刻之。其内外制稿,仅得《文献志》所藏七篇,列诸卷首。首有洺水遗民自序。

△龙川先生文集三十卷(明刊本)

宋陈亮撰,叶適《序》。卷首有绍熙四年《诰词》及《像赞》。每卷题“九世甥孙朱润刊行”。原集四十卷,今世所行惟此本耳。後有《附录》一卷。(末有“平津馆渊如珍藏印”朱记。)

△南海百咏一卷(旧钞本)

题:“番禺漫尉莆田方信孺孚若撰。”叶孝锡序。案:孚若於开禧中假朝奉郎使金,三返,历官淮东转运知真州至广西漕使。是编乃其官番禺尉时作,取其地古迹,每事为七言绝句一首,题下注其事迹出处甚详。仪徵阮氏谓注中多纪五代南汉刘氏事。所引沈怀远《南越志》、郑熊《番禺杂志》,近多不传。旧为鲍氏藏书。(卷首有“老屋三间赐书万卷”、“歙西长塘鲍氏知不足斋藏书印”二朱记。)

△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明活字本)

宋魏了翁撰,明锡山安国校刊。板心有“锡山安氏馆”五字。潜研钱氏於士礼居黄氏见宋刻本,即此本所自出。前有吴渊序,後有吴潜後序,又有一跋,题“开庆改元夏五月甲子诸生朝请大夫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以下阙,宋本亦同。跋中言,旧有姑苏温、阳两本,皆止百卷,至是始以《周礼折衷》、《师友雅言》并他文增入为一百九卷,故题曰“重校”。此刻後复有嘉靖辛丑四川兵备副使高翀刊本。

△注鹤山先生渠阳诗一卷(宋刊本)

题:“门人承信郎新监宁国府南陵县酒脱务王德文。”案此册仅注鹤山谪渠阳时所作《读易亭诗》一首,附实斋王先生《和诗》一首。前有端平三年南充游追侣序及《鹤山手札》後有淳祐改元王遂跋。又,淳祐横艾摄提格雪溪李心传跋、淳祐壬寅莆阳叶大有跋、淳祐二年竹坡吕午跋,终以端平乙未德文《自跋後记》,注,“《渠阳诗》六卷,嗣容锓梓”一行。凡诸名贤作序跋时,有书翰与之,亦附刻於中,皆用手书真迹,古雅可爱。(卷首有“士礼居”、“黄锡蕃印”、“椒升”诸朱记。)

按:家塾珂罗板影印本。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五十一卷(明刊本)

宋真德秀撰。《文献通考》作五十六卷,国朝王允元刻本作五十五卷。此本尚出嘉靖本之前,惜原序已失。

△方泉先生诗集四卷(旧钞本)

宋周文璞撰。卷首列《赋》六首,《与姜白石交》诗亦似之。

△野谷诗稿六卷(旧钞本)

题:“汴都赵汝鐩明翁。”旧有刘克庄序,此本无之。稿中五言律为多,盖其所擅长者也。(卷首有“璜川吴氏收藏图书”朱记。)

△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影钞宋本)

宋洪咨夔撰。无序跋。赋、诗八卷,文多内外制之作。是书久无刻本,此从宋本影写甚精,惜阙卷十一至十四、卷十九至二十二,凡八卷,拟从阁本补钞之。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九字。案:仇远《稗史》载:“平斋新第,有上卫王书,自宰相至州县,无不捃摭其短。大略云:昔之宰相,端委庙堂,进退百官;今之宰相,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凡及一职,必如上式,俱用‘而已’二字。时相怒,十年不调。洪有《桃符》云,‘未得之乎一字力,祇因而已十年闲。’集中此文未载。”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西园康范诗集一卷附录外集一卷《康范实录》一卷《续录》一卷(明刊本)

宋汪晫撰。前有至正己丑张纯仁序,又弘治乙丑瀛川章瑞序嘉靖辛丑裔孙茂槐序。後有至元戊寅三世孙梦斗跋,又嘉靖辛丑裔孙珪跋。《外集》载当时名贤唱酬之诗,及朱允升序其诠次,《发明伤寒书》,又明人所作书後序记,应其後人请乞者。《实录》则《行状》、《墓碣》、《诔词》、《祭文》及所编《曾子子思全书》诸序。《续录》则载梦斗《进曾子子思全书表》及《褒赠通直指挥》二篇。全书编次庬杂无序,以其旧本,故存之。

△翠微先生南征录十一卷(旧钞本)

宋华岳撰。旧为毛氏钞藏本,极精,板心有“汲古阁”三字。

△翠微先生北征录十二卷(元钞本)

此书亦华岳所著,传本绝稀,《四库书目》未采。是本犹出元人所钞,有嘉庆庚申顾广圻跋。(卷首有“水镜堂”、“河南郡图书印”二朱记。)

△右林乙稿一卷(影钞宋本)

宋史弥宁撰,郑域序。弥宁为史浩从子,与萧千岩、姜白石、陆放翁交,亦一时诗人也。

△方壶存稿九卷(明刊本)

题:“休宁柳塘汪莘叔耕著,休宁仁峰汪循进之订。”前有端平乙未洺水程珌、咸淳重光叶洽山阴孙嵘叟、重光协洽岁浚仪王应麟三序。又,嘉定戊辰阆风刘次皋跋。附刻晦菴朱夫子、徐安抚、真直院西山三书。序跋与书,皆以手迹摹刻。後有汪循跋,谓先生著述多不存,所存者此耳,故谓之《存稿》。裔孙璨尚和显应辑而期传之。一本显应作“学海”,或作“孝海”。後来万历重刻本,增入《税科提举邵公行状》一篇,又有淳熙壬申华阳宇文十朋跋、乙丑改元鄞史唐卿跋,此本皆无之。

△铁菴方公文集三十六卷(旧钞本)

宋方大琮撰。原集久佚,此本为其族孙良永、良节搜葺成编,非完帙也。旧为海宁杨氏藏书。(卷首有“海宁杨芸士藏书之印”朱记。)

△沧浪严先生吟卷三卷(校元本)

宋严羽撰。题:“樵川陈士元暘谷编次,进士黄清老子肃校正。”首列《诗话》一卷,《诗》二卷。前有正德丙子岁莆田林俊序,末有正德丁丑长汀李坚跋。原刻本多讹脱,仁和胡心耘以元刻本校过,其《剑歌行》一首中“重气轻生”句後至《放歌行》,元刻阙二叶,此本加以“然唯诺”三字即接下去,殊乖阙文之义。(卷首有“金元功藏书记”朱记。)

△後村居士集三十八卷(宋刊残本)

宋刘克庄撰。有淳祐九年竹溪林希逸序。原书五十卷,今存《诗集》十六卷,《奏议》三卷,《讲义》一卷,《外制》二卷,《申省状》一卷,《记》三卷,《序》二卷,《题跋》四卷,《祭文哀词》三卷,《祝文》一卷,《墓志》二卷。所阙《书牍》及《诗话》耳。世传钞本亦非全帙,乃後人分析卷第以足原数,每致凌乱失次,此本犹存其旧。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贞”、“树”、“匀”字有减笔,理宗时刻本也。(卷首有“邵彬”、“冲林”二朱记。)

△後村居士集五十卷(旧钞本)

宋刘克庄撰,林希逸序。《目录》後有“迪功郎新差昭川司法参军林秀发编次”一行,盖从宋刻传录。

△玉楮集八卷(旧钞本)

题:“相台岳珂肃之著。”卷首有自序,卷末又有自记及谷兰居士跋云:“辛卯从鹿苑友人借得钞录。”王渔洋谓此书流传绝少,其家所藏,从安邱张篑山得高唐王家旧钞本录传者也。

△棠湖诗稿一卷(影钞宋本)

题:“相台岳珂肃之。”是书为《宫词》一百首,自序言:“慨想东都盛际,文物典章之伟观,圣君贤臣之懿范,了然在目,辄在其体成一百首,以示《黍离》宗周之未忘”云云,盖仿王建,“花蕊体”也。卷末有“临安府棚北大街陈宅书籍铺印行”小字二行。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案:此书原刻本旧藏汲古毛氏,今在嘉兴钱衎石给谏家。见其所题《宝真斋法帖诗》注,此影钞本即出毛氏。纪文达疑为厉樊榭作《北宋杂事诗》而好事者伪讬岳氏以传,其说非也。(卷首有“汲古阁”及“毛晋私印”、“子晋”、“毛扆之印”、“斧季”诸朱记。)

△梅花衲一卷(影钞宋本)

宋李龏撰。龏有《翦绡集》,见《四库书目》,皆集唐人之作,是编集唐宋人咏梅诗成七言绝句百首。有刘宰序。卷末有“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刊行”一行,盖从宋本传录。

△秋崖先生小稿八十三卷(校宋本)

宋方岳撰。凡《诗》二十八卷,《文》四十五卷。宋时尝刻於开化,又刻於建阳,又刻於竹溪书院。元季板佚,弘治中九世孙舜举等搜得若干卷,嘉靖乙酉十世孙廷孚等合前後所得刻之,有镜山李讯及族裔孙方谦《序》,莆田吴焕章泽跋。此本以宋宾王钞宋本校过,有补录者。如第六卷中《牡丹多不开花》题,宋刻有二首,此遗第二首,诗曰:“韶风万玉照吾庐,昨岁骈头今并疏。自是爱花心不足,何知物物有乘除。”其十九卷《山行》题本十首,此仅存七首,其八云:“高卧只消雲半间,随缘栽果与猿攀。不将此手遮西日,安用吾文移北山?双燕来时春ㄙ霭,一牛耕处月宽閒。溪居已息机心久,莫遣惊鸥去不还。”其九云:“亦笑吾身立两间,古人辙迹渺难攀。斯文在昔豹窥管,吾力不量蚊负山。有识共知方寸好,无才偏得几多閒。一春大欠渠诗在,准拟晴时到处还。”其十云:“老子浮沉田里间,犊车辕许野人攀。饮中仙去东西玉,行处人传大小山。天且莫教三月尽,我今无负一生閒。春寒正惬牛衣暖,富贵从渠昼锦还。”又《文集》第四十四卷末,宋本多《祭费宰》一首,其辞云:“土山焦兮金石流,赫炎曦兮焮予辀,公之来兮山幽幽。梧桐凋兮杨柳黄,星阑干兮澹不芒,公之去兮山茫茫。仕何乐兮忽今古,以輀归兮秋月苦,君之别兮万山阻。“宾王原题云,”时康熙六十年岁次辛丑仲秋,同钱枚、方蔚、周颂芬、顾夏珍钞阅。壬寅五月,复以吴趋王声宏藏本校一次“。

△雪矶丛稿五卷(旧钞本)

宋乐雷发撰。宋时有罗季海刻本。明正统间後裔乐韶、乐武、乐宣重编付梓。有周洪谟序,乐宣後序。此出自正统本。

△北磵诗集九卷文集十卷(旧钞本)

宋释居简撰。张自明序。诗集卷首列叶適赠诗小柬。首行篆书云“水心先生酬《北磵诗》帖”,盖宋时刻本如此。《四库全书总目》收《文集》一种,《诗集》未经采入。

△文山先生文集十七卷别集六卷附录三卷(明刊本)

宋文天祥撰。公《集》初刻於元贞二年,《前集》三十二卷,《後集》七卷,所谓道体堂本也。此即其本合并之,有道体堂旧跋及韩雍、韩阳、钱習礼、李奎序,卷首有像。

△文丞相传一卷指南录二卷吟啸集一卷附录一卷(明刊本)

此明初书肆刻本,《吟啸集》名,亦书估所题,与《指南录》有复出处,以旧本,姑存之。

△文山先生指南录一卷指南後录一卷(旧钞本)

此明人旧钞本,末有嘉靖乙卯遂初居士跋。

△文信公集杜句诗四卷(明刊本)

宋文天祥撰并序。宗孙禾川、文珊录刊,凡二百首,一名《文山诗史》,後附张庆之集杜句《咏丞相诗》一卷,有刘定之、张庆之、徐辅序。

△叠山集十六卷(明刊本)

宋谢枋得撰,题:“里生潭石黄溥编。”有景泰五年庐陵刘儁克彦序,谓公诗文六十四卷,屡经兵燹,存者无几。监察御史黄君溥澄济,与公同乡邑,采辑如干篇,正其误谬,是为初刻本。後有嘉靖丁酉古姚黄齐贤後序,谓黄公所刻,年久板毁,遂鸠工重刻之,是为再刻本也。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旧钞本)

题:“三山林希逸著,门人石塘林式之编。”前集已佚,仅存此集。廿五卷以後名《学记》,皆杂论经、子、诗、文,其《太玄精语》一种尤详,盖究心是书者。又录方次雲诗至数十首,今其集不存,赖之以传。

△柴秋堂诗集三卷(旧钞本)

宋柴望撰。後附《诗馀》一卷。原集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等名,兵燹散佚。此本为至正间其从子李武所辑,有杨载序。

△蛟峰集七卷附山房遗文一卷外集四卷(明刊本)

宋方逢辰撰。其弟逢振,遭宋亡,与兄皆隐居不仕,有《遗文》一卷。《蛟峰》原书已佚。《正集》为五世从孙渊所辑,《外集》为七世从孙中所辑,掇拾散亡,非完帙也。有钱溥序,方拱辰跋。

△萧冰厓诗集拾遗三卷(明刊本)

宋萧立等撰。立等,字冰厓,宁都萧田人,登第後,仕至通守。子士赟,即注《李太白诗集》者。《冰厓全集》二十六卷,有谢叠山跋,已失传。明弘治中九世族孙毓、敏等搜采放失,以存此本。有成化壬辰罗伦、弘治乙丑赵鹤龄二序。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陵阳先生集二十四卷(旧钞本)

宋牟巘撰,男应复编并序。世无刻本,是编旧藏海宁杨氏。(卷首有“海宁杨芸士藏书之印”朱记。)

△勿轩先生文集八卷(旧钞本)

宋熊禾撰,题:“鳌峰後人编。”後有《附录》一卷,前有许衡序。《四库书目》谓出伪讬,此从天顺刊本传录,犹为完帙。

△吾汶稿十卷(旧钞本)

宋王炎午撰。集本九卷,第十卷附录《行状》、《祭文》、本传等作。此从正德刊本传录,有揭傒斯、欧阳玄二序,犹为全帙,万历刻本仅有二卷也。

△宁极斋稿一卷附慎独斋稿一卷(钞本)

题:“吴郡陈深子微父著。”後附其子植诗,并录郑元祐《慎独处士墓志铭》,即顾侠君所见祝希哲手钞之本也。後有题记云:“嘉庆丁卯八月知不足斋重钞,通介叟记。”

△仁山金先生集四卷(旧钞校本)

题:“宋兰溪金履祥撰,後学喻良能校。”明韩求仲藏本,以朱笔校过,与文瑞楼刊本微有不同。(卷首有“韩氏藏书”、“求仲氏”二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