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国学名著>南史>王筠传 白话版

《南史》王筠传唐代 · 李延寿

王筠字元礼,又有一字叫德柔,幼年就聪敏灵悟,七岁能写文章。十六岁写了《芍药赋》,其中词藻十分华美。长大以后,清静好学,和他的堂兄王泰齐名。沈约见了王筠,认为很像他的外祖父袁粲,便对仆射张稷说:“王郎不仅额头像袁公,连风韵也都相似。”张稷说:“袁公见人总是矜持严肃,王郎见人必定欢乐喜笑。只是这一条,不能酷似。”

  做官为尚书殿中郎,王氏从过江以来,没有人担任郎官,有人劝他不要去上任。王筠说:“陆平原是东南的优秀人才,王文度在江东是首屈一指。我能够和以前的人相比,有什么更多的遗憾呢?”于是欣然就职。

  沈约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就嗟叹,曾对他说:“从前蔡伯喈见到王仲宣,称赞他是王公的孙子,我家的书籍应当全部赠送。我虽然并不聪敏,请附上这些话。自从谢緿等几位贤人去世,平生的好友几乎断绝,没想到疲惫的暮年又遇上了您。”沈约在郊区住宅的斋房里,请王筠写了草木十咏抄录在墙上,都是直接书写文词,不加标题。沈约对别人说:“这些诗指言物体,呈现形态,不用借助于标题。”沈约写了一篇《郊居赋》,构思了很长时间,还没有写完,把草稿拿给王筠看。王筠读到“雌霓(五的反)连蜷”,沈约高兴地拍着手说:“我常常怕别人念作霓(五兮反)。”其次读到“坠石..星”和“冰悬聐而带坻”,王筠都击掌称赞。沈约说:“知音的人很少,真正的鉴赏几乎断绝,所以要邀请你看,正是在这几句罢了。”王筠又曾经写诗拿给沈约,沈约马上回信咏叹,认为年青人特有其美。王筠又能使用强韵,每次宴会一起作诗,辞句必定妍靡。沈约曾经启奏皇上,说后来的名家没有超过王筠的。又在皇帝举行的宴会上对王筠的伯父王志说:“贤侄的文章之美,可以说是后来人中的冠军。谢緿常常对我说:‘好诗圆美流转好像弹丸’。近来看到他的几首作品,才知道这话是真实的。”

  他经过多次调转做了太子洗马,中舍人,并且掌东宫管记。昭明太子喜爱文学人士,常常与王筠以及刘孝绰、陆翺、到洽、殷钧等在玄圃游宴,太子特别拉住王筠的衣袖,抚着刘孝绰的肩膀说:“这就是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他就是如此看重他们。王筠又与殷钧大方文雅地见礼。后来做了中书郎,奉了圣旨写了开善寺宝志法师碑文,文词十分清丽俊逸。又皇上命令他撰写《中书表奏》三十卷,和他所上奏的赋颂合为一集。

  后来担任太子家令,同时又掌管记。普通元年(520),因为给母亲服丧离职。王筠有孝顺的品性,哀伤消瘦超过礼法的要求。中大通二年(530)担任司徒左长史。三年,昭明太子去世,皇帝让他写作哀悼的策文,又受到叹赏。不久出京担任临海太守,在郡上聚敛苛严,回来时候的资产有草鞋两船,其他东西也和这相似。被有关部门检举,多年没有调动。后来历任秘书监、太府卿、度支尚书、司徒左长史。等简文帝即位,担任了太子詹事。

  王筠家积累钱财千金,性格俭省吝啬,服装粗破,所用的牛喂的是青草。等遇到了动乱,旧宅院首先被贼人焚烧,他便寄居在国子祭酒萧子云的家中。夜间忽然有盗贼袭击,他因为恐惧掉到了井里,死去,当时年龄六十九岁。家人十三口同时遇害,那些人就把他们的尸体扔下堆积在空井里。

  王筠体形丑陋矮小,高不到六尺。性格宽厚,不因为能写诗文自高。少年时期就独占才名,与刘孝绰同被当时的人所看重。他的《自序》中说:“我少年的时候就好抄书,老年的时候更甚,虽然是偶尔读到、斜眼看见,都把它们记录下来。后来重新翻看,兴致更浓。习性养成了,便不觉得手累。从十三四岁,建武二年(495)乙亥,到梁朝的大同六年(540),四十六年了。幼年读《五经》,都是七八十遍。喜欢《左氏春秋》,吟咏常常作为谈话材料。删简挑选,共过了三次、抄了五遍,其余各《经》以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都是抄了两遍,子史各集都是一遍。不曾让别人替代,都是亲自抄录,大小一百多卷。不足以传给好事者,只是用以防备遗忘罢了。”他又曾给几个儿子写信论述家门的文集说:“史传上称赞安平的崔氏和汝南的应氏都是几代有文才,所以范蔚宗说崔氏雕龙。然而不过是父子两三代罢了,并没有七代之中,名声道德光耀,爵位相继,人人有文集,像我们家族这样。少傅沈约常常对别人说:‘我少年喜爱百家学说,自身是四代史臣。自从开天辟地以来,没有蝉联爵位、文学人才相继像王氏这样兴盛的。’你们仰观祖宗遗业,要各自考虑如何努力。”王筠自己编撰了他的文章,以一种官职为一集,《洗马》、《中书》、《中庶》、《吏部》、《左佐》、《临海》、《太府》各十卷,《尚书》三十卷,共一百卷,流行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