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呼渡河

三呼渡河

宗泽不忘恢复事。宗泽(1059-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哲宗元祐进士。靖康元年(1126年)任磁州(今河北磁县)知州。这时金兵已渡过黄河,直逼东京(今河南开封)。宗泽赴任后募集义勇,坚守城池。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灭掉北宋,将宋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掳至北方。同年,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称帝,是为高宗,高宗南下扬州,命宗泽担任东京留守。宗泽为了完成收复中原大业,招募人才,联络义军,整饬军队,修筑城防,屡败金兵。为了收复失地,一年之中他曾二十多次上书,力请高宗还都汴京,领导人民抗金。都被投降派黄潜善扣压和阻拦,终于忧愤成疾,背生疮疽。部将前去看望,宗泽含泪说:“我因心中忧愤,致成此疾。只要你们能坚持抗金杀敌,我死而无恨。”众将人人感动,哭声不止。表示誓当尽力。众将离去后,他慨然长叹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阴晦不晴,宗泽没有讲一句有关家事的遗言,只是连呼三声“渡河”离开了人世。后人常用此典比喻爱国忠贞之士报国之志至死不泯的英雄气概。

【出典】:

宋史》卷360《宗泽传》11284、11285页:“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jué决)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

【例句】:

明·陈瑚《李映碧廷尉遗地图》:“错疑留守魂归夜,风雨声声唤渡河。” 清·蒋泽沄《阅中法和约》:“过河三唤宗留守,拜表千言汉武侯。尽瘁未能回劫运,孤忠谁与挽狂流!” 近现代·柳亚子《追怀亡友赵伯先生烈》其一:“化碧苌弘原抱恨,渡河宗泽漫相猜。”


猜你喜欢

  • 贾氏如皋

    源见“如皋射雉”。谓以才艺博得心爱人的欢心。唐李瀚《蒙求》:“孟阳掷瓦,贾氏如皋。”

  • 贪多嚼不烂

    比喻一味求多,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语出《宝林禅师语录.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僧云:‘明眼衲僧因甚脚跟下红丝线不断?’师云:‘贪多嚼不细。’”后多引作〔贪多嚼不烂〕。《二刻拍案惊奇.襄敏公元宵失子》记

  • 柿叶书

    同“柿叶学书”。清唐孙华《次韵黄忍庵宫赞病中杂咏》:“柿叶书多忘笑倦,松花酒熟看杯巡。”

  • 臣心如水

    汉哀帝时,尚书仆射郑崇为人正直,直言敢谏。因哀帝对佞臣董贤过于宠幸,郑崇又上书劝谏,因此严重地得罪了哀帝。尚书令赵昌是个谄媚之徒,他平时就总想陷害郑崇,现在知道郑崇被哀帝疏远,就乘机上奏,说郑崇和宗族

  • 爨丹桂

    源见“食玉炊桂”。原喻物价昂贵,后转喻生活豪华。唐钱起《秋霖曲》:“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

  • 五世同堂

    祖父母、父母、己、子、孙,五代同时并存,不分家而居。比喻家族和睦。《皇朝通典.礼.嘉.优老》:“乾隆五年,命妇索绰罗氏,年一百三岁,其子孙五世同堂,寿万节,扶掖入朝,照例旌表,加恩赏赐,而御做诗章赐之

  • 仲宣独步

    《隋书.经籍志》:“唐歌虞咏,商颂、周雅,叙事缘情,纷纶相袭,自斯已降,其道弥繁。……平子艳发于东都,王粲独步于漳、滏。”王粲字仲宣,为汉末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诗赋表现出超凡拔俗的才情,故史家称其“独步

  • 尧帝成茅

    旧题周.尹文《尹文子》:“尧为天子,衣不重帛,食不兼味。土阶三尺,茅茨不剪。”(据《太平御览》卷九九六引)帝尧虽然身居天子之尊,但他所居住的房屋却是用茅草芦苇做成的屋顶。后因用以咏茅。唐.李峤《茅》诗

  • 桑榆景

    同“桑榆之景”。清李渔《意中缘.悟诈》:“我把桑榆景,倚靠他,谁知有夫就不认家。”【词语桑榆景】   汉语大词典:桑榆景

  • 沉陆

    《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负其责!’”晋.桓温和众将领同乘大船,在淮河之上眺望中原国土,愤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