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韩愈《昌黎先生集.与冯宿论文书》(卷一七):“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
源见“铁画银钩”。形容书法遒美刚劲。清黄景仁《赠白下周幔亭》诗:“雄词艳句萃尺幅,银钩铁画穷毫纤。”见“铁画银钩”。清·沈曾植《题北宋本广韵四绝》:“~石经余,想见先唐字学书。”【词语银钩铁画】 成
封豕:大猪。荐:数。上国:春秋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 像大猪和长蛇,一再吞食上国。 比喻邻国贪婪,侵略成性。语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杜预注:“荐,数也。言吴贪害如蛇
《文选》卷十三战国楚.宋玉《风赋》:“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蹶石伐木,梢杀林莽。’”战国楚辞赋家宋玉,在《风赋》中描写风乍生之时“起于青苹之末”。后用为咏风之
源见“玉石俱焚”。比喻兵火浩劫。清沈起凤《谐铎.恶钱》:“但杀人夺货,终至灭亡。一旦火焚玉石,卿将何以处我?”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马。……襢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无狃,戒其伤女。”《诗经.郑风.大叔于田》说的是郑庄公弟大叔段空手与虎搏斗事,并警告他不要干这冒险的事。后遂用为爱护勇士之典。唐
《隋书.倭国传》:“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倭国即日本。隋唐时日本国君主自称“日出处天子”,而称中国皇帝为“日没处天子”。
《战国策.赵策一》载:春秋时,晋毕阳的孙子豫让,投奔知伯后,知伯很宠爱他。后来赵襄子杀死了知伯,并且拿他的头颅作为饮器。豫让为了给知伯报仇,便漆身吞炭,改变音容,伺机刺杀赵襄子,未遂。后来,在一座桥下
《国语.周语下》:“佐雍者尝焉,佐斗者伤焉。”佐,助也。雍,韦昭注说是烹煎之官。斗,殴斗。帮助做餐,可尝到滋味;帮人斗殴,则难免受伤。这就是说,帮助做什么,就会受到某方面的好处或不利的影响。后因用为咏
同“饭牛歌”。唐钱起《长安落第作》诗:“不遇张华识,空悲宁戚歌。”宋叶適《题贾俨不忘室》诗:“每识饭牛下,有作宁戚歌。”【词语宁戚歌】 汉语大词典:宁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