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云阳刑市

云阳刑市

指韩非出使秦国,被李斯、姚贾诬害,冤死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狱中。后以此典借指刑场或行刑地。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在荀卿门下学习。韩非曾多次上书韩王,建议变法图强,未被采用。于是发愤著书立说,以明己志。秦王政慕其名,致书韩王,强邀韩非出使秦国。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韩非出使秦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秦国采用李斯之计谋,拘留韩非,韩非死在云阳。此典又作“云阳”、“云阳市”、“赴云阳”、“闹市云阳”、“云阳鲜血”。

【出典】: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32页:“十三年,”“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

【例句】:

唐·曹邺《读李斯传》:“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 元·马致远《泰华山陈抟高卧》:“便是死无那葬身之地,敢向那云阳市血染朝衣。” 元·武汉臣《生金阁》:“多不到半日时光,餐刀刃亲赴云阳。” 元·宫天挺《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木驴牵将,闹市云阳,手脚舒长,六道长钉钉上,咱大家看一场。”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不管云阳鲜血未曾干,恶风浪早过眼。”


【典源】《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三年,……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正义引《括地志》云:“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汉·桓宽《盐铁论·毁学》:“李斯相秦,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于囹圄,车制于云阳之市,亦愿负薪入鸿门,行上蔡曲街径,不可得也。”

【今译】 战国时,韩国的韩非与楚国的李斯同师于荀子。当韩非使秦时,李斯妒其才能,陷害他,使秦王将他拘留,韩被迫在云阳狱中自杀。李斯为秦王嬴政客卿,在辅佐秦王统一中国中功劳卓著,秦王称始皇帝后任丞相。始皇死后,赵高谗害李斯,李斯被捕入狱,最终在云阳受腰斩刑 (一说车裂)。云阳故城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刑场或行刑地。

【典形】 赴云阳、闹市云阳、云阳、云阳市、云阳鲜血。

【示例】

〔赴云阳〕 元·武汉臣《生金阁》:“多不到半日时光,餐刀刃亲赴云阳。”

〔闹市云阳〕 元·宫天挺《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木驴牵将,闹市云阳,手脚舒长,六道长钉钉上,咱大家看一场。”

〔云阳〕 唐·曹邺《读李斯传》:“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

〔云阳市〕 元·马致远《泰华山陈抟高卧》:“便是死无那葬身之地,敢向那云阳市血染朝衣。”

〔云阳鲜血〕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不管云阳鲜血未曾干,恶风浪早过眼。”


猜你喜欢

  • 抚髀生肉

    源见“髀肉复生”。感叹久居安逸,不能有所作为。清尤侗《十二时.观猎》词:“叹残年、抚髀生肉,郁郁谁能堪此!”

  • 多情荀令

    源见“荀令伤神”。喻称对妻子深情的男子。宋 刘壎《选冠子.送歌者入闽》词:“憔悴损,俊赏杜郎,多情荀令,欲写别愁无力。”

  • 十部从事

    《三国志.魏书.刘馥传》裴松之注引《晋阳秋》:“刘弘字叔和,熙之弟也。……世不旷名,而有政事才。……其在江、汉,值王室多难,得专命一方,尽其器能。推诚群下,厉以公义,简形狱,务农桑。每有兴废,手书郡国

  • 政成驯雉

    同“政成三异”。宋曾巩《送高秘丞》诗:“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典源】《东观汉记·鲁恭》:“鲁恭为中牟令,时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恭

  • 秋豫

    《晏子春秋.问下一》:“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后因以“秋豫”谓帝王秋季出巡,视民收获之丰歉,以助其不足者。汉崔骃《西巡颂》:“昔既春游,今乃秋豫。”【词语秋豫】   汉语大

  • 九点齐州

    源见“齐烟九点”。指中国。清毛奇龄《奉和扈从登封应制》之三:“九点齐州浑一望,可知六宇正澄清。”

  •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庄子.知北游》:“光曜不得问,而熟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意谓看见了与没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听见一样。形容对某一事物极不关心,或形容对

  • 乡壁

    同“向壁虚造”。周作人《〈蜕龛印存〉序》:“盖印始于周秦,入汉弥盛,所以封物以为验,故其文止于官守名民。后世熹事,益多其制,乡壁刊勒,古法荡然。”【词语乡壁】   汉语大词典:乡壁

  • 连城玉

    同“连城璧”。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五:“欲竞连城玉,翻征缩酒茅。”【词语连城玉】   汉语大词典:连城玉

  • 市中箫

    同“市上吹箫”。康有为《有感》诗:“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