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侯鲭

五侯鲭

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鲭,同?,是鱼和肉合烹的美食),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

汉成帝时,同日封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为侯王,号五侯。他们兄弟之间关系不睦,平时各门宾客都不互相往来。独有娄护能言善辩,却博得五家的欢心,各家都争以珍美的饮食招待他。他把精美的菜肴合在一起,世人称之为“五侯鲭”。后以“五侯鲭”泛称美味佳肴。也可引申比喻他事之合味。宋.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诗:“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苏文忠诗合注》卷二十二)。


【典源】 晋·葛洪《西京杂记》 卷二:“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竟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 (zheng),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晋·裴启《语林》:“娄护字君卿,历游五侯之门。每旦,五侯家各遗饷之,君卿口厌滋味,乃试合五侯所饷之鲭而食,甚美,世所谓五侯鲭,君卿所致。”

【今译】 汉代楼 (娄) 护 (字君卿)善于交游,言词多辩,当时有五诸侯兄弟争名,宾客不能同时来往于各家,只有楼护能与五侯同时交好,得到他们的欢心。五侯争相馈赠给他美食,他将五家的肴馔合在一起,称为五侯鲭,成为美味。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交游显贵;也用以指美味。

【典形】 饭鲭、侯鲭、侯鲭染指、五侯鲭、消受余鲭、传食诸侯、腥鲭、交欢五侯。

【示例】

〔饭鲭〕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异县期回雁,登时已饭鲭。”

〔侯鲭) 清·唐孙华《昆山徐侍御枉过留饮》:“乍辞列鼎侯鲭味,来试贫家瓠叶羹。”

〔侯鲭染指〕 清·钱谦益《岁暮杂怀》之五:“侯鲭染指惭调鼎,任钓惊心笑曲钩。”

〔五侯鲭〕 宋·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之二:“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

〔消受余鲭〕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消受余鲭有楼护,隔筵中垒漫劳招。”


【词语五侯鲭】   汉语词典:五侯鲭

猜你喜欢

  • 梅妆点额

    同“梅花点额”。宋 刘应雄《木兰花慢.元夕君侯邀赋》词:“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

  • 杨泣路旁

    同“杨朱泣歧路”。清袁于令《西楼记.检课》:“丈夫趋向,墨悲丝,杨泣路旁。”

  • 蠡酌管窥

    同“管窥蠡测”。《云笈七籤》卷三:“蠡酌管窥,一至于此。”见“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3:“~,一至于此。”【词语蠡酌管窥】  成语:蠡酌管窥汉语大词典:蠡酌管窥

  • 攀柏

    《晋书.王裒传》:“王裒(裒,音pōu)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修,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昭)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曰:‘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曰:‘责在元帅。’帝怒曰:‘司马欲

  • 黄龙誓

    同“黄龙约”。清吴伟业《赠家侍御雪航》诗:“至今青海头,共刻黄龙誓。”【词语黄龙誓】   汉语大词典:黄龙誓

  • 九牛毛

    《晋书.华谭传》:“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九牛之毛,数量极多,古谚以数量之多设喻

  •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上面屋破漏水,住在下面的人一定知道。 比喻在上位者干了坏事,下面的人一定能察觉。 表示居官行事不可不慎。语出汉.王充《论衡.答佞篇》:“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漏大,下见之著;漏小,下见之微。”《梁书

  • 珠沉月死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十二《思旧铭》:“麟亡星落,月死珠伤。”北周.庾信在《思旧铭》中以“月死珠伤”比喻故人仙逝。后遂用为知交亡故之典。唐.孟郊《逢江南故昼上人会中郑方回》:“珠沉百泉暗,月死群象闭

  • 冀缺耨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文公以为下军

  • 照书萤

    源见“囊萤照读”。美称萤火虫。清顾炎武《题李生矩亭》诗:“门外晓寒萦带草,林端秋散照书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