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梁孝王世家》:“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逐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捕公孙诡、羊胜。……王乃令胜、诡
同“马愿如羊”。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马不入厩,金不入怀。”【典源】《后汉书·张奂列传》:“芜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遣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
源见“同舟共济”。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〇二回:“占光又催着道:‘我们此刻,统共一十四个人,真正同舟共命,务求大家想个法子,脱了干系才好!’”并列 比喻境遇相同,利害一致。《
同“何郎粉面”。宋李昴英《贺新郎.白莲盛开》词:“出尘外,风标幽独。除了留侯无此貌,便何郎傅粉终粗俗。”此例用以衬托白莲的洁白秀丽。见“傅粉何郎”。宋·欧阳修《望江南》:“身似何郎金傅粉,心如韩寿爱偷
意谓两者相差太多,不能相提并论,或根本无法相比。公元前334年,苏秦从燕国到达赵国,向赵肃侯献六国合纵攻秦之计。他说,我私下考察天下地图,六国诸侯地盘比秦大五倍,粗略估计诸侯军队,当比秦国多十倍。六国
春秋时,秦地风俗盛行贫穷人家子弟入赘。赘,即典给人家作奴,到期不赎,主家以女配之,称为赘婿。后即称赘婿为秦赘。【出典】:《汉书》卷48《贾谊传》2244、2245页:“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
南朝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愁”是指他在《恨赋》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他
隋.薛道衡《老氏碑》:“庄周云: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据《文苑英华》卷八四八引)春秋时有秦佚,曾吊唁老子。后遂用为得道之士的典故。唐.皎然《因游支硎寺寄刑端公》:“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大车载物必用辅支持,故辅车有相依之关系。后用为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典故。章炳麟《致梁启超书》:“以言政党,犹非其时;若云辅车
《太平御览》卷八四引《琴操》:“周金縢者,周公作‘金縢书’也。武王薨,太子诵袭(继承)武王之业,年七岁,不能统理海内,周公为摄政。是时周公囚诛管(叔)、蔡(叔)之后,有谤公于王者,言公专国之权,诈策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