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一齐。立:存在。悖:抵触、相冲突。同时存在,互不冲突。宋.邓牧《伯牙琴.宝说》:“道德仁义、文章学问,亦未尝一日不与日月星辰、山河草木并立不悖,特显晦不同耳。”见“并行不悖”。宋金·邓牧《伯牙琴·
源见“夏侯衣”。指帘幕。唐陆龟蒙《寄远》诗:“画扇红弦相掩映,独看斜月下帘衣。”【词语帘衣】 汉语大词典:帘衣
同“北窗高卧”。唐许浑《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诗:“月落尚留东阁醉,风高还忆北窗眠。”
源见“黄齑三百瓮”。喻指文士蹭蹬不达的贫寒生活。宋陆游《书意》诗之二:“余禄正应齑瓮在,宿酲时卧酒垆旁。”
同“戏彩娱亲”。宋张元幹《青玉案.筠翁生朝》词:“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词语戏彩】 汉语大词典:戏彩
《新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号曰‘人猫’。”《旧唐书.李义府》传亦载,“笑中刀”作“笑中有刀”,“人猫”
《淮南子.氾论训》:“臾儿易牙,淄 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后以“辨水”称扬人的味觉特别灵敏。宋秦观《次韵谢李安上惠茶》:“著书懒复追鸿渐,辨水时能效易牙。”【词语辨水】 汉语大词典:辨
比喻奸佞之人当道。汉孔融《临终诗》: “谗邪害么正,浮云翳白日。” 翳(yi): 遮蔽。参见:○浮云蔽日见“浮云蔽日”。后汉·孔融《临终诗》:“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词语浮云翳日】 成语:浮云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战国时期,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势迅速强大。百余年间,连败楚及三晋,统一中国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在此时,秦国统治者骄矜自大。这样,有的说
源见“哭寝门”。指吊唁亡友。唐鲍溶《过薛舍人旧隐》诗:“寝门来哭夜,此月小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