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杀:杀戮;生:生存;与:给予;夺:剥夺。后以“杀生与夺”喻指生死赏罚的大权。夏衍《包身工》:“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
源见“牛山下涕”。指齐景公,亦借指哀叹人生短暂的人。宋朱熹《水调歌头.檃括杜牧之齐州诗》词:“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泪沾衣?”【词语牛山客】 汉语大词典:牛山客
源见“前车之鉴”。翻车的轨迹。比喻先前的失败。宋叶適《叶岭书房记》:“当是时,子重专治军事,昼夜不得休息,而余听讼断狱,从容如平常,不然,则建康之人,未见敌先遁,堕建 绍覆辙矣。”【词语覆辙】 汉
晋陶潜《乞食》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后因以“饥驱叩门”谓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清钱谦益《吴封君七十序》:“先生晚食当肉,徐步当年,视渊明饥驱叩门,不亦彼困而此亨乎?”
清.钮琇《觚腾.蒋山佣》:“(顾炎武)常言:‘生平最憎者舟舆,而炊粱跨卫,乃此身安处也。”“炊粱”:用高粱做饭。“卫”:驴的别称。顾炎武生活俭朴,常以高粱米饭为食,外出则以骑驴代步。后用“炊粱跨卫”为
原指刑法一经制定,就不可改变。后则用以指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古代制订刑罚制度的原则,凡是涉及犯法之事,即使罪行很轻,也不要赦免。因为刑法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而这种规范是定型的东西,一旦制定就不能改变
源见“兰亭会”。全称《兰亭集序帖》,别称《临河序帖》、《禊帖》。是王羲之在兰亭宴集上写的序文。书法遒媚劲健,绝代更无,为历代最著名的行书法帖。法帖唐时为太宗所得。太宗死,以殉葬。存世者,唐摹墨迹以褚遂
《左传.僖公三年》:“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晋.杜预注:“蔡姬,齐侯夫人。荡,摇也。囿,苑也。盖鱼池在苑中。”春秋时,齐侯(桓公)和蔡姬在花园
源见“孔壁遗文”。指出于孔壁的古文字。其字体与汉时通行的隶书不同,亦与秦时小篆有异,人称蝌蚪古文字。《说文》中所收“古文”,大都是这种文字。宋曾巩《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壁中字为时人考,圯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东都有人养鹦鹉,以其慧甚,施于僧。僧教之,能诵经,往往架上不言不动,问其故,对曰:‘身心俱不动,为求无上道。’及其死,焚之,有舍利(舍利子,梵语,即佛骨,此意味鹦鹉已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