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兵不厌诈

兵不厌诈

指战争中为了取胜,在策略上有使用诡计的必要。公元前632年,晋楚发生了著名的城濮之战。战前,晋文公问狐偃,楚国军队比我们多,怎么办?狐偃献计道,我听说,讲究礼仪的君子对忠信的言行永不满足,而在战场上则要以神鬼不测的战术去打败敌人。我们只能以巧妙的计策来打败敌人了。

【出典】:

韩非子·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30回:“(许)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


主谓 用兵作战可以尽量使用欺诈的策略和方法来迷惑对方。崔贵新《小院》:“高山宝淡淡一笑,‘真是~呀。’”△多用于军事方面。→兵不厌权。也作“军不厌诈”。


解释指用兵作战时当尽量使用计谋来迷惑敌人。

出处韩非子·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晋文公将和楚国人作战,召见舅犯问他,说:“我将和楚国人交战,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该怎么办?”舅犯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讲究礼节的君子,不会嫌忠信太多;打仗的时候,不会嫌欺诈伪装太多。您只要欺骗他们就行了。”后来晋文公采纳他的建议作为一时的权宜之计,用来指导晋楚城濮之战。

在决战中,晋军针对楚军中军强大、左右两翼薄弱,以及楚军统帅子玉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先击其侧翼,再攻其中军的作战方针。战役一开始,晋军下军副将胥臣给驾车的战马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首先向楚军侧翼战斗力最差的右军猛攻。楚军右翼部队以为真是老虎冲过来了,吓得纷纷后退,晋军乘胜追击,将其击败。

接着晋军又采用诱敌出击,再分割聚歼的战法对付楚军的左翼。晋军上军主将狐毛故意在车上竖起两面大旗,引车后撤,装出退却的样子。同时,晋军下军主将栾枝也在阵后用战车拖拽树枝,扬起地面的尘土,假装后面的晋军也在撤退,以引诱楚军出击。楚军主帅子玉不知是计,下令左翼军追击。晋军主将先轸见楚军中了圈套,便立即指挥最精锐的中军攻击楚军左翼,同时晋军上军也回军夹攻。楚军左翼面临强大的攻击,退路又被切断,完全陷入了重围,很快也被消灭。楚军主帅子玉见左、右两军均遭失败,大势已去,下令中军迅速脱离战场,才得以保全中军。楚军战败后,向西南撤退到连谷,子玉随即被迫自杀,晋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最终胜利。

孔子后来评论说:“晋文公既知道一时的变通办法,又懂得万代的长远利益,所以他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是理所应当的。”


【词语兵不厌诈】  成语:兵不厌诈汉语词典:兵不厌诈

猜你喜欢

  • 同轨会

    《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晋.杜预注:“言同轨,以别四夷之国。”同轨,本指车轨相同,引申为同一、一统的意思。此处说同轨,是指华夏文同之诸侯国。古代天子死后,海内文同的诸侯国都要在

  • 橘里人

    同“橘中叟”。清 黄鷟来《挽赵来夫和其重游华首台》诗:“卧高不碍粱边枕,弈罢终同橘里人。”

  • 咏式微

    同“吟式微”。清曹寅《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十竹秋来好,连宵咏《式微》。”

  • 代言

    《书.说命上》:“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谓代天子草拟诏命。宋楼钥《送王正言守永嘉》诗:“使君读残万卷书,古事今事俱了了。便应珥笔侍天陛,不然代言登凤沼。”【词语代言】   汉语大词典:代

  • 河东之亡

    42` 同“汉箧亡书”。清钱谦益《跋宋版〈左传〉》:“其脱落在未归文靖之前,不知又几何年也!不图一旦顿还旧观,羽陵之蠹复完,河东之亡再觏。”

  • 丹凤

    源见“木凤衔书”。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南朝梁简文帝《汉高庙赛神》:“白云苍梧去,丹凤咸阳来。”明高明《琵琶记.春宴宋园》:“九重天上声名重,紫泥封已传丹凤。”【词语丹凤】   汉语大词典:丹凤

  • 束修自好

    犹束身自修。清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见“束身自修”。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夫~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

  • 沂曲

    同“沂水弦歌”。明唐顺之《游汤泉》诗之三:“戎马驱驰未息鞍,春风沂曲一盘桓。”【词语沂曲】   汉语大词典:沂曲

  • 埋轮当道

    同“埋轮当路”。宋赵善括《水调歌头.饯吴漕》词:“才自搴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

  • 剑挂孤松

    参见“季札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