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冯唐易老

冯唐易老

指冯唐能发挥才智时,不被发现重用,而当要使用他时,人已经老了。后以此典比喻岁月蹉跎,人已老去;或不被重用。冯唐,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冯唐以孝行著名,为中郎署长(近侍官中郎署的长官),奉侍汉文帝。汉文帝坐车经过中郎官署时,问冯唐说:“老人家为什么还在做郎官?家住在哪里?”冯唐都一一如实回答。汉文帝听了冯唐讲的一些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持节出使赦免魏尚,重新让魏尚担任云中郡(地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南地区)守,并起用冯唐为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及各郡、国从事车战之军士。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汉景帝即位,派冯唐去做楚国丞相,不久免职。汉武帝即位后,诏举贤良,推举冯唐。冯唐当时已经九十多岁,不能再任官职了。此典又作“白首不见招”、“冯公老”、“冯唐已老”、“尚少弃冯唐”、“何日遣冯唐”、“冯颠”、“老冯唐”、“晚似冯公”、“冯唐白头”、“悲冯”。

【出典】:

史记》卷102《张释之冯唐列传》2757、2759、2761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niǎn碾,古时用人拉挽之车)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说(yuè阅,同“悦”,高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shè射,赦免)魏尚(他上报杀敌首级差六个,被司法官治罪,削夺爵位,判一年徒刑),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例句】:

晋·左思《咏史》:“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唐·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唐·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唐·王维《为杨郎中祭李员外文》:“恨冯唐之已老,喜相如之同时。”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次韵张昌言给事》:“冯颠久已敲TT残雪,戎服何曾眩落晖。” 宋·陆游《午晴试笔》:“此去得非穷李广,向来元是老冯唐。” 金·元好问《感兴》:“勤如韩子初无补,晚似冯公岂见招。” 明·刘基《登南海驿楼》:“冯唐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 明·张岱《家传》:“宜人谓岱曰:‘尔父冯唐易老,河清难俟。’”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庞眉既潜颜,皓首仍悲冯。”


主谓 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冯唐已九十余岁,不能再做官了。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李广难封。”△多用于命途坎坷方面。也作“冯唐白首”、“冯唐已老”。


【词语冯唐易老】  成语:冯唐易老汉语词典:冯唐易老

猜你喜欢

  • 眼中丁

    同“眼中钉”。《醒世姻缘传》六三回:“我要你这攮包杂种做甚!你不如还往监里坐着,免得我像眼中丁一般生气。”【词语眼中丁】   汉语大词典:眼中丁

  • 群轻折轴

    《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分量轻的东西,积累的多了,能压断车轴。因以“群轻折轴”比喻小问题太多了,会造成大灾祸。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

  • 枯木生花

    枯萎的树又开出了花。比喻绝处逢生或重新焕发了生机。刘广(?-221年),字恭嗣,南阳安众(今河南南阳)人。初为曹操丞相掾属。魏文帝曹丕时官至侍中,赐爵关内侯。先时,魏讽反叛,刘广之弟为其同党。刘广也应

  • 调金鼎

    同“调鼎”。唐李端《喜皇甫郎中拜谕德兼集贤学士》诗:“几日调金鼎,诸君欲望尘。”

  • 葫芦样

    同“葫芦依样”。清 丘逢甲《读南史杂咏》诗:“如何魏 晋葫芦样,画了南朝画北朝。”

  • 坤舆

    《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后以“坤舆”作为地的代称。《宋史.乐志八》:“昭灵积厚,混混坤舆。配天作极,阴惨阳舒。”【词语坤舆】   汉语大词典:坤舆

  • 启足

    同“启手启足”。唐无名氏《上护军庞德威墓志》:“名香何在?唯增启足之悲。”【词语启足】   汉语大词典:启足

  • 吕望鼓刀

    源见“屠牛朝歌”。谓贤才未遇明主之前操持贱业。《楚辞.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 玉鱼

    唐韦述《两京新记》载:传说吴 楚七国反时,楚王 戊太子适朝京师,未从坐,死于长安,天子敛以玉鱼一双。后因以“玉鱼”指殉葬品。唐杜甫《诸将》诗之一:“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词语玉鱼】   

  • 元德秀

    《新唐书.卓沈.元德秀传》:“元德秀,字紫芝。母亡,以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焉。’”后以“元德秀”为无子之典。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五《次韵阳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