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倒载干戈”。《史记·留侯世家》:“~,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词语倒置干戈】 成语:倒置干戈汉语大词典:倒置干戈
《北齐书.兰陵王孝瓘传》:“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北齐兰陵武王高长恭,非常注意细事,爱护将士,在军队中每得一点好吃的东西,不论一瓜
《汉书.文帝纪.赞》:“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史称汉文帝刘恒专为善政,注重教育,以德化民。后
比喻在原有的问题之外,又多余地岔出新的问题来。《朱子语录》:“随语生解,节上生枝,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亦作“节外生枝”。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兀的是闲言语甚意思,他怎肯道节外生枝。”见“节
源见“许由洗耳”。指不能容受尘俗污染的身心。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二折:“调养圣贤心,洗荡巢 由耳。”
同“邓禹笑人”。宋陆游《病后衰甚非篮舆不能出门感叹有赋》诗:“寂寂岂惟惭邓禹,厌厌更觉类曹蜍。”【词语惭邓禹】 汉语大词典:惭邓禹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八“作酱法”中“作鱁鮧法”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昔汉武帝逐夷(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亦称东夷)至于海滨,闻有香气而不见物。令人推求,乃是渔父造鱼肠于坑中,以至
时:适时,合乎时宜。 圣人中识时务的人。特指孔子。语出《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赵岐注:“孔子时行则行,时止则止。”鲁迅《华盖集.“碰壁”之余》:“中国人是‘圣之时者也’教徒。”
同“待价而沽”。贾,“价”的古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朝廷若也开科取,未必无人待贾沽。”【词语待贾沽】 汉语大词典:待贾沽
源见“白虹贯日”。谓精诚感天。清文廷式《望江南》词之四:“易水行时虹贯日,扶馀王后气成云,此局未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