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云笈七签》卷四〇:“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千里的引程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比喻事情的成功在于由小到大逐渐积累。

明.赵弼《两教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唐.白居易《座右铭》:“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其他 要走千里,须从脚下迈出第一步。语出《老子》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40:“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用于比喻凡事都须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才能取得成功。多用以说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聚沙成塔 ↔空中楼阁。也作“千里始足下”。


【词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汉语词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猜你喜欢

  • 玉箫

    源见“玉箫旧约”。借指痴情女子。宋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元郑光祖《梧桐树.题情》套曲:“我青春,他年少,玉箫终久遇韦皋,万苦千辛休忘了。”【词语玉箫】  

  • 辨日炎凉

    《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

  • 燕台

    源见“黄金台”。指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借指礼贤之所。唐李白《江上答崔宣城》诗:“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金元好问《即事呈邦瑞》诗:“明日燕台传盛事,坐中宾客尽名流。”【词语燕台】   汉语大词

  • 玉弩

    秦野有枉矢星,形如弩,其星西流,则天比见之而惊呼。后称流星为“玉弩”。《尚书.帝命验》:“玉弩惊天下。”【词语玉弩】   汉语大词典:玉弩

  • 绿章

    唐李贺《绿章封事》诗:“绿章封事谘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王琦汇解:“《演繁露》:‘今世上自人主,下至臣庶,用道家科仪奏事于天帝者,皆青藤纸朱字,名为青词。’绿章即青词,谓以绿纸为表章也。”后因称道士

  • 守株待兔

    比喻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韩非子主张,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方法也应不断变化。为了说明“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道理,他举了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故事说,宋

  • 感逝山阳

    源见“山阳笛”。表示对亡友的哀念。姚锡钧《怀人》诗之七:“共言元叔一凄然,感逝山阳记昔年。”【词语感逝山阳】  成语:感逝山阳汉语大词典:感逝山阳

  • 箫侣

    源见“乘鸾”。仙侣。清龚自珍《台城路》词:“青溪粥鼓,道来岁重寻,须携箫侣。”【词语箫侣】   汉语大词典:箫侣

  • 填桥乌鹊

    源见“乌鹊填桥”。借指媒人或撮合者。清李渔《蜃中楼.结蜃》:“那楼上呵,好一似天孙织所,凄凄可怜;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

  • 坐驰

    身子虽不动,而心神己经离散。《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成玄英疏:“苟不形同槁木,心若死灰,则虽容仪端拱,而精神弛鹜,是谓形坐而心弛者也。”阕:空虚。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