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厉兵秣马

厉兵秣马

厉兵,磨砺兵器。秣马,喂饱战马。厉兵秣马,形容作好战斗准备。公元前627年,晋文公死后,秦穆公欲称霸中原。恰在此时,帮助郑国戍守的三员秦军将领派人报告郑国无备,要求他派遣军队,里应外合,灭掉郑国。于是秦穆公派遣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率军前往。行进途中,恰遇郑国商人弦高。弦高得此消息,一面派人回国告急,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秦军见郑国有备,不得不改变作战意图,转攻滑国而归。郑穆公得到弦高告急消息,派人到秦将戍守之处察看,见他们正在收拾行装,厉兵秣马,准备战斗,于是立即派人对他们进行警告,并将他们逐回本国,从而挫败了秦国东进称霸中原的图谋。

【出典】: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姚泓载记》:“乃宣告诸城,勉以忠义,厉兵秣马,征发义租。” 《晋书·四夷传》:“今将秣厉兵,争衡中国,先生以为何如?” 元·耶律楚材《答杨省书》:“秣马厉兵可报西门之役。”


并列 磨利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做好战斗准备。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蔡东藩《后汉演义》4回:“老贼罪当族诛,愿卿等各~,会集睢阳,待我亲往督战。”△多用于军事战斗方面。→盛食厉兵选兵秣马 选士厉兵 ↔解甲释兵 解甲投戈。也作“励兵秣马”、“砺兵秣马”、“厉兵粟马”、“砺戈秣马”、“秣马厉兵”、“秣马利兵”、“束兵秣马”。


解释厉:磨砺。秣:喂养。指磨利兵器,喂饱马匹,做好战斗准备。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重耳流亡的时候,郑国曾经对他无礼,后来重耳回国继位为晋国国君,即为晋文公。晋文公联合秦国国君秦穆公包围了郑国,郑国赶紧派大臣烛之武游说秦军退兵,化解了这次危机。不久,秦穆公以帮助郑国防守为名派杞子等人驻守郑国。杞子见郑国守备空虚,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说:“我现在掌管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您秘密派兵前来,可以突袭夺取郑国国都。”

秦穆公于是派遣孟明视等三位大将率军前往,当军队行至滑国(今河南省偃师县)时,碰上了一个前往周都洛阳做买卖的郑国商人弦高。弦高了解情况后,一方面赶紧派人回郑国报信,另一方面马上送给秦军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并假装说:“我们国君听说你们军队将要经过郑国,先派我来犒劳大家。”郑国接到弦高的报告,立即派人去杞子的驻地查探,发现他们正在收拾行装、磨利兵器、喂饱马匹,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郑国国君于是对杞子等人说:“你们在我国呆了这么长时间,现在我们的粮食、牲口都已经吃完了,所以请诸位收拾行装准备离开,不过大家还可以到我们的猎场打些野味,怎么样?”杞子等人一看阴谋已经败露,就赶快逃出了郑国。孟明视等三位大将也认为郑国已经有所准备,突袭难以成功,只好就近趁机灭掉滑国,然后返回了秦国。

例句

关羽被吴军所杀,张飞敦促手下士卒厉兵秣马,准备与大哥刘备一起荡平东吴,报仇雪恨。


【词语厉兵秣马】  成语:厉兵秣马汉语词典:厉兵秣马

猜你喜欢

  • 汉皋游女

    源见“汉皋解佩”。喻指美女。宋 陈人杰《沁园春.赋月潭主人荷花障》词:“看洛川妃子,锦衾照水;汉皋游女,玉佩摇烟。”

  • 平子归田

    《文选》卷十五东汉.张平子(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东汉.张衡字平子。他在《归田赋》中表达了自己不满现实的黑暗,情愿返回田园从事著述的心情。后用为

  • 召平瓜

    源见“东陵瓜”。谓安贫隐居。唐李商隐《永乐县即事一章》诗:“芳年谁共玩?终老召平瓜。”【词语召平瓜】   汉语大词典:召平瓜

  • 捧心效西子

    丑人用手扪着胸口学西施模样,反而愈显其丑。比喻拙劣的摹仿。《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矉:同“颦

  • 多心

    《吕氏春秋.重言》:“口㗃不言,以精相告,纣虽多心,弗能知矣。”高诱注:“纣多恶周之心。”后称猜疑过多为“多心”。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夫人不要多心,我那里有前妻来。”【词语多心】   汉语大词

  • 钧天宴

    同“钧天广宴”。宋刘克庄《贺新郎.再和前韵》词:“梦断钧天宴。怪人间,曲吹别调,局翻新面。”

  • 灰琯

    同“灰管”。琯,通“管”。《陈书.宣帝纪》:“灰琯未周,凯旋相继,拓地数千,连城将百。”唐刘禹锡《代谢冬衣表》:“灰琯屡迁,尘露无补。”【词语灰琯】   汉语大词典:灰琯

  • 健笔凌鹦鹉

    源见“文不加点”。形容文章有力,妙笔惊人。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健笔凌鹦鹉,铦锋莹䴙鹈。”

  • 魏公嫁文姬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传》:“董祀妻,……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 鲁馆

    《左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注:此王姬,指周天子之女)之馆于外(据汉.郑玄《箴膏肓》说,宫庙、朝廷各有定处,为天子女筑别馆,故宜筑于宫外。唐.孔颖达疏认为是城外)。”春秋时,鲁庄公以周王同姓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