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夏五郭公”。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公文介论乐府》:“中间岂无陶阴之误,夏五之脱?”【词语夏五】 汉语大词典:夏五
《楚辞.离骚》:“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之菹醢。”王逸注:“言工不度其凿而方正其枘,则物不固而木自破矣。”后因以“量凿正枘”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淮南子.人间训》:“事有所至,巧不若拙,故圣人量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开元二年冬至,交趾国进犀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盘置于殿中,温温然有暖气袭人。上问其故,使者对曰:‘此辟(bì)寒犀也。顷自隋文帝时,本国曾进一株,直至今日。’上甚悦
同“鷽鸠”。黄侃《效庾子山咏怀》诗:“学鸠终挖地,凤皇犹在笯。”【词语学鸠】 汉语大词典:学鸠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壬午殉难》:“右副都御史练子宁,名安,以字行,被临安卫指挥刘傑缚至阙,语不逊。文皇大怒,命断其舌,曰:‘吾欲效周公辅成王耳!’子宁手探舌血,大书地上‘成王安在’四字。
《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逢,通“缝”。章甫,商代的一种冠,后用以称儒者之冠。缝掖,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后遂以“章甫缝掖”指儒者或儒家学说。明高启《送吕山人入道序
同“折角巾”。清唐孙华《寿朱雪鸿七十》诗:“坐中独掣谈经席,雨后争看垫角巾。”
源见“典鹔鹴裘”。形容穷困潦倒。清龚自珍《人月圆》词:“急须料理,成都贳酒,阳羡栽茶。”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暨建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唯取昭
《全唐诗》卷四百十九元稹《连昌宫词》:“李謩擪(音yè,用手指按)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其后自注说:“明皇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