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名覆金瓯

名覆金瓯

同“名动金瓯”。宋石孝友《望海潮.元日上都运鲁大卿》词:“更德标银管,名覆金瓯。共看朝天路隐,归拜富民侯。”


【典源】 唐·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唐)玄宗善八分书,凡命相,皆先以御笔书其姓名,置案上,会太子入侍,上举金瓯覆其名,以告之,曰:此宰相名也,汝庸知其谁也? 即射中,赐尔卮酒。’肃宗拜而称曰:‘非崔琳、卢从愿乎?’上曰:‘然。’因举瓯以示之,乃赐卮酒。”《新唐书·崔琳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唐玄宗善写八分书,每当任命宰相,都先亲笔书写其名,置于几案之上。一次刚写好,正巧太子进来,玄宗举起金瓯盖上姓名,对太子说:“这里是宰相姓名,你知道是谁吗?猜中则赐你一杯酒。”太子道:“莫不是崔琳、卢从愿?”玄宗说:“对。”于是移开金瓯给太子看,并赐酒。

【释义】后以此典指人名高望重,堪任将相,为栋梁之材。

【典形】 覆瓯、金瓯覆、金瓯将相、金瓯亲卜、金瓯姓字香、名覆金瓯、相国金瓯、注金瓯、金瓯重、动金瓯。

【示例】

〔覆瓯〕 明·杨慎《七犯玲珑·叙庵弟惇》:“文已传青史,名何羡覆瓯。”

〔金瓯覆〕 明·杨慎《七犯玲珑·珥江刘大昌》:“尽教他踪迹玉关留,又何须名姓金瓯覆。”

〔金瓯将相〕 清·钱谦益《湖上送孟君归甘州》:“玉笋班行空点鬼,金瓯将相捻舆尸。”

〔金瓯亲卜〕 清·黄遵宪《感事》:“金瓯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

〔金瓯姓字香〕元·刘时中 《端正好·上高监司》:“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伫看金瓯姓字香。”

〔名覆金瓯〕 宋·石孝友 《望海潮》:“更德标银管,名覆金瓯。共看朝天路隐,归拜富民侯。”

〔相国金瓯〕清·程先贞《放言戏仿元白》:“相国金瓯机府重,将军铁甲战场宽。”

〔注金瓯〕 元·钟嗣成《凌波仙·吊廖宏道》:“人间未得注金瓯,天上先教记玉楼。”


猜你喜欢

  • 一之为甚,岂可再乎

    再:两次,第二次。 一次已经过分,难道还可以有第二次吗? 多用以劝人不要重犯错误,即不可一错再错。语出《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岂可再乎?”《晋书.列女传.吕纂妻杨氏》:

  • 分形同气

    《吕氏春秋.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谓形体各别,气息相通。后以“分形同气”形容父母与子女关系亲密。亦用于兄弟间。三国 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

  • 焚研

    同“烧砚”。唐陆龟蒙皮日休《开元寺楼看雨联句》:“接思强挥毫,窥词几焚研。”【词语焚研】   汉语大词典:焚研

  • 援琴之挑

    参见“相如求凰”。

  • 代马望北

    同“代马依风”。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且夫士重迁,恋慕坟墓,贤不肖之所同也……代马望北,狐死首丘,边民谨顿,尤恶内留。”主谓 代马,北方一种良马。比喻眷恋故土,不愿客死他乡。汉·王符《潜夫论·实边

  • 家无四壁

    同“家徒四壁”。唐 张偁《少年行》诗:“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 黔驴

    源见“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技艺低下者。宋欧阳修《和武平学士岁晚禁直书怀五言二十韵》:“贪荣同卫鹤,取笑类黔驴。”【词语黔驴】   汉语大词典:黔驴

  • 淮海桑田

    同“沧海桑田”。南朝 陈江总《明庆寺诗》:“山阶步皎月,涧户听凉蝉。市朝沾草露,淮海作桑田。”

  • 捉刀人

    《世说新语.容止》:“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据梁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说:“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使崔季珪(《三国志.魏书.崔琰传》:“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

  • 崔徽面

    源见“崔徽图画”。指画中美女容颜。清 勒方绮《摸鱼儿.为六如室主人题女史林莲卿小照》词:“新图省识崔徽面,依约镜中眉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