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和谐,犹今言“团结”。同:苟同,指盲目附和。 君子讲团结,但不盲目附和;小人盲目附和,但不讲团结。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宋.苏轼《上皇帝书》:“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如和羹,同如济水。”
和:和谐,犹今言“团结”。同:苟同,指盲目附和。 君子讲团结,但不盲目附和;小人盲目附和,但不讲团结。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宋.苏轼《上皇帝书》:“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如和羹,同如济水。”
《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油膏因能燃烧发光,所以才被点燃。后遂用为因有用而招灾害之典。唐.杜甫《遣兴五首》其三:“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
源见“馀音绕梁”、“响遏行云”。形容歌曲的高妙动人。明臧懋循《元曲选后集序》:“按拍者既无绕梁遏云之奇,顾曲者复无辍味忘倦之好,此乃元人所唾弃,而戾家畜之者也。”并列 绕,环绕。遏,阻止。余音绕梁,响
参见:树西靡
源见“圯桥进履”。指授张良兵法的圯上老父黄石公。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也。”【词语圯上老人】 成语:圯上老
源见“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南朝梁简文帝《答湘东王和受试诗书》:“使夫怀鼠知惭,滥竽自耻。”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滥竽作吏,旷职怀惭。”【词语滥竽】 汉语大词典:滥竽
同“朱陈嫁娶”。明叶宪祖《素梅玉蟾》五折:“两家都是好门楣,结下朱 陈事更宜。”【词语朱陈】 汉语大词典:朱陈
同“倒屣迎宾”。明徐霖《绣襦记.却婚受仆》:“佳客登门,倒屦出迎忻幸。”
《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毛传:“以衣涉水为厉。谓由带以上也;揭,褰衣也。”谓渡浅水,可撩起衣服过去;渡深水,撩衣也无用,干脆连衣下水。比喻行动要因时、因地制宜,不可拘于常规。并列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战国楚诗人屈原《离骚》中以鶗鴂鸟(一名杜鹃)鸣时正值落花时节,以言百花凋零,人心悲哀。后遂用为咏暮春之典。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腌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报会宗书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三国魏.张晏注:“山高而在阳,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