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否极泰来

否极泰来

否,读如痞(pǐ)又作“否极终泰”、“否去泰来”。天地相交,因而安泰。天与地不相交,叫做否。在这种情况下,君子应该收敛自己的才华,以避免小人陷害;不可追求荣誉富贵,以避免小人嫉妒。闭塞到了极点,则转向通泰。人们将这些观点概括为否极泰来或否极终泰。原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转化到它的对立面。后常以此形容情况从坏变好。

【出典】:

《易·泰》:“天地交,泰。”《易·否》:“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杂卦》:“否泰反其类也。”

【例句】:

《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唐·白居易《遣怀诗》:“乐往必悲生,泰来犹否极。” 唐·韦庄《湘中作》:“否去泰来终可待。”


并列 否、泰,《易经》中的两个卦名;否卦表示闭塞,不通顺;泰卦表示畅达,顺利。极,终极,尽头。恶运到了尽头,好运就要到来。语本唐·白居易《遣怀》诗:“乐往必泰生,泰来犹否极。”《红楼梦》13回:“~,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否,不读作fǒu。△多用于表示人物命运转折方面。 →转祸为福。 ↔泰极而否。也作“否极泰回”、“否极泰至”、“否去泰来”、“否往泰来”、“否终则泰”、“否终斯泰”、“否极生泰”、“否终而泰”、“否终复泰”、“否极阳回”、“泰来否往”。


解释否、泰:《易》的两个卦名。天地相交、万物相通谓之“泰”;不交、闭塞谓之“否”。后常以“否泰”指世事的盛衰,命运的顺逆。比喻厄运终结而好运到来。

出处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春秋时期吴越战争中,越国被打败,屈辱求和。越王勾践五年(公元前492年),勾践和大臣文种、范蠡按照协议到吴国去做奴仆,大臣们都到浙江边上去送行。文种、范蠡劝慰勾践说:“古人云:‘处境如果不困厄,那么志向就不会远大;形体如果不忧愁,那么考虑就不会深远。’圣明的帝王、贤能的君主都会遭遇到灾难,蒙受到耻辱,他们身体被拘禁名望却很崇高,身体受屈辱声誉却很荣耀,他们处在卑下的地位而不消沉,处在危险的时刻却能安然处之。”又说到:“五帝尽管德行深厚,但还是遭受了洪水泛滥的忧患。周文王遭受欺凌和屈辱,身遭囚禁痛哭流涕,推演《易》而创六十四卦,时间过了一定的期限,厄运到极点就转向了通达。诸侯都来救援文王,他的命运出现吉祥的征兆,最终起兵讨伐仇人而夺得天下。现在大王虽然处在危难困厄之中,但谁能知道它就一定不是通达得志的征兆呢?”

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努力,终于一举战胜吴国,吴王夫差自杀,勾践得以称霸诸侯。

近义苦尽甘来

反义乐极生悲

例句

在人的一生中,否极泰来的事时有发生。


【词语否极泰来】  成语:否极泰来汉语词典:否极泰来

猜你喜欢

  • 祠神马

    源见“金马碧鸡”。指汉王褒奉诏赴益州祭祀金马、碧鸡神事。宋杨亿《成都》诗:“漫传西汉祠神马,已见南阳起卧龙。”

  • 邵平瓜

    源见“东陵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含退官归隐田园之意。唐杨炯《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亦指味美之瓜。宋陆游《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邵平瓜。”【词语邵平

  • 制天命而用之

    形容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其为人类服务,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进步思想。荀子认为,大自然有它本身的规律,与其把天看得非常神秘而对它顶礼膜拜,不如把它作为物来加以畜养和控制;与其对它颂扬和顺从,不如驾驭和利用它

  • 齐景驷千

    《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其斯之谓与?”《诗经.小雅.我行其野》‘诚不以富,亦只以异,意思是:受人称道,不在于

  • 书几

    《晋书.王羲之传》:“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棐,音fěi,通榧,棐几,用榧木做的几),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这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适兴作书的一个故事。后因用为适兴作书

  • 鸿鹄

    同“鸿鹄之志”。唐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诗:“逸志忘鸿鹄,清香披蕙兰。”【词语鸿鹄】   汉语大词典:鸿鹄

  • 龙化杖

    源见“杖化龙”。指仙家变化。明唐寅《观鳌山》诗之三:“水激葛陂龙化杖,月明缑岭凤随车。”

  • 万里风

    源见“乘风破浪”。喻壮志鹏程。明陈子龙《杂诗》之十四:“亮无万里风,聊从三径约。”

  • 凫影

    源见“王乔凫舄”。指仙人或地方官行踪。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太史候凫影,王乔随鹤翎。”

  • 戒慎之鞀

    传说周武王时为了使君主警惕、谨慎所摇的小鼓。《吕氏春秋.自知》:“尧有欲谏之鼓,舜有毁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 ㄊㄠˊ táo 逃)。”鞀: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