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呜呼哀哉

呜呼哀哉

原作“于乎哀哉”,为伤痛之辞。旧时祭文中常用以对死者的悲悼。后亦借以指死亡或事情完结,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诗经》里有首讽刺周幽王的诗,诗人看到国势衰败,回忆西周初年的鼎盛局面时说,从前祖先受天命,有召公这样的好臣子,一日开疆一百里,如今呀,一天失去一百里。伤心啊!今天的人啊,不尊重旧有的老臣。

【出典】:

诗经·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例句】: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鲁哀公诔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 鲁迅《集外集·选本》:“不过这类的辩论,照例是不会有结果的。……往复几回之后,而问题于是呜呼哀哉了。”


并列 呜呼,文言叹词。哉,文言语气词。泛指悲哀。语出《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 维今文人,不尚有旧。”后来常用于对死者表示哀悼。多用于祭文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逢时不祥!”现在多用于幽默口吻,表示坏人死了或事情完结。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好几回检查身体,没有死症,不至于~是明明白白的。”△多用于表示悲哀方面。也作“於乎哀哉”。


解释本为表示对死者哀悼的悲痛之辞。现多用来表示死亡或事情完结,有时含诙谐或讽刺意味。

出处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当时最博学的人之一,早年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但不为当时的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专心编修《诗》《书》《礼》《乐》《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至圣”。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十一日,孔子死了。鲁哀公致悼词说:“上天不善,不肯留下他这样一位国老,让他捍卫我居于王位,使我孤零零地忧愁成疾。哎哟!真是悲哀啊!仲尼先生啊,你这样一走,我就失去了约束提高自己的榜样。”

近义一命呜呼

例句

秦邦业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得老病发了,三五日,便呜呼哀哉了。


【词语呜呼哀哉】  成语:呜呼哀哉汉语词典:呜呼哀哉

猜你喜欢

  • 射五善

    《论语.八佾》:“子曰:‘射不主皮’”。东汉.马融注:“射有五善焉:一曰和志,体和;二曰和容,有容仪;三曰主皮,能中质;四曰和颂,合雅颂;五曰兴武,与舞同。”古人论射,有五善之说。后因用作咏射箭的典故

  • 出门有碍

    唐孟郊《赠崔纯亮》诗:“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后以“出门有碍”称世路坎坷。宋 吕渭老《水调歌头.与小饮》词:“出门有碍,更堪寒暮雪飞天。”

  • 不求甚解

    原指读书不咬文嚼字,而领会要旨。现在指领会不求深刻,只停留在一知半解。陶潜(372-427年),又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出身士族,家道中落。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

  • 夷门道

    源见“侯嬴抱关”。侯嬴任守门吏之地。唐高適《古大梁行》诗:“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 撩虎

    同“撩虎须”。清王夫之《章灵赋》:“奋残形以殆庶兮,危叹于撩虎。”【词语撩虎】   汉语大词典:撩虎

  • 齐眉

    源见“举案齐眉”。谓夫妻相敬如宾。《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词语齐眉】   汉语大词典:齐眉

  •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

    见〔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 还珠合浦

    同“还珠”。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甘雨随车,云低轻重之盖;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见“珠还合浦”。明·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或者婆婆天年未终,犹得~。”【词语还珠合浦】  成语:还珠合浦

  • 禾黍伤萎

    源见“复风之报”。表示圣贤被谗,上天示警。唐李白《寓言》诗之一:“圣贤遇谗慝,不免人君疑。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

  • 寥天

    《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郭象注:“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后因以“寥天”指道教所谓的虚无之境。唐宋之问《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诗:“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