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响遏行云

响遏行云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歌唱)于秦青,未穷(学完,学尽)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弗,不之;弗止,不之止,即不止之,之代薛谭),饯于郊衢(城邑外四通八达的道路旁)。抚节(抚,拍,击;抚节即打着拍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阻止)行云。薛谭乃谢(认错,道歉)求反(返),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的歌声,超尘拔俗,非同凡响,他的歌声以至能阻遏行云,使之留恋不去。

“响遏行云”后常用以形容歌声乐曲高妙超绝。唐赵嘏《闻笛》诗:“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主谓 遏,阻止。行云,云彩飘动。声音响亮,把浮云都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梁实秋《雅舍小品》:“抚节悲歌的时候,不妨声振林木,~。”△褒义。多形容歌唱技艺的绝妙高超。↔阗然无声。也作“高遏行云”、“游响停云”。


【典源】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晋·张华《博物志》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古代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尚未掌握秦青的全部技艺,自以为完全学会了,于是辞别。秦青没有留他,在郊外路边为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慷慨悲歌,歌声高亢嘹亮,振动林木,响彻天空,连行云也止住不动。这时薛谭才知自己不足,向秦青谢过,请求继续学习,从此再不敢提起回家。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歌声嘹亮动听。

【典形】 白云遏、唱歌云欲聚、遏行云、遏云、遏云歌、遏云妙响、歌声入青云、歌云、留云歌、秦讴、秦云、清歌驻白云、绕行云、入行云、响遏青云、响振林木、驻云、遏云讴、穿云衢、响遏碧云、歌响行云住、清唱云不去、响遏珠尘、林木激越、听歌云断、云绕扇。

【示例】

〔白云遏〕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唱歌云欲聚〕 北周·庾信《游山》:“唱歌云欲聚,弹琴鹤欲舞。”

〔遏行云〕 五代 · 魏承班 《玉楼春》:“声声清响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

〔遏云〕 唐·张祜《边上逢歌者》:“垂老秋歌出塞庭,遏云相付旧秦青。”

〔遏云歌〕 唐·罗隐《春思》:“蜀国暖迥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歌声入青云〕 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歌声入青云,所痛无良媒。”

〔歌云〕 宋·杨亿《无题》:“才断歌云成梦雨,斗回笑电作嗔霆。”

〔留云歌〕 宋·张枢《壶中天·月夕登绘幅堂》:“赋雪词工,留云歌断,偏惹文箫怨。”

〔秦讴〕 宋·吴文英《声声慢·闰重九饮郭园》:“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秦云〕 唐·罗隐《江都》:“歌听丽句秦云咽,诗转新题罗锦铺。”

〔清歌驻白云〕 宋·黄庭坚《鹧鸪天》:“与君更把长生碗,略为清歌驻白云。”

〔绕行云〕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入行云〕 唐·苏轼《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之一:“清歌窈眇入行云,云为不行天为泣。”

〔响遏青云〕 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鸾歌; 响遏青云,字字而偏谐凤律。”

〔响振林木〕 唐·白行简 《李娃传》:“举声清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欷歔掩泣。”

〔驻云〕 宋·苏轼《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


【词语响遏行云】  成语:响遏行云汉语词典:响遏行云

猜你喜欢

  • 寡廉鲜耻

    厚颜少廉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并列 形容没有操守,厚颜无耻。语出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蔡东藩《两晋演义》

  • 亡何饮

    同“亡何日饮”。宋戴复古《癖习》诗:“逢人共作亡何饮,拨冗时观未见书。”

  • 玉堂仙

    同“玉堂客”。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清查慎行《舟过三水邑宰徐君来晤口占赠之》:“谁知花县宰,旧是玉堂仙。”【词语玉堂仙】   汉语大词典

  • 响遏青云

    同“响遏行云”。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鸾歌;响遏青云,字字而偏谐凤律。”

  • 袁宏渚

    源见“咏史船”。泛指江渚。唐郑谷《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诗:“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 文君沽酒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代蜀郡 临邛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年轻新寡。司马相如到卓家赴宴,以琴声挑之。卓文君遂与他私奔。卓王孙因嫌相如家贫,不同意他们的婚姻。两人在临邛开设酒铺,文君亲自当垆沽酒,相

  • 插茱萸

    源见“重九登高”。古人重阳登高插茱萸祛邪辟恶。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白凤灵蛇

    源见“吐凤”、“隋侯之珠”。喻巧思妙文。唐罗隐《秋日汴河客舍酬友人》诗:“烦君更枉骚人句,白凤灵蛇满袖中。”

  • 狐朋狗友

    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或吃喝玩乐、不干正经事的朋友。《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五:“老孙头冲着他脸说:‘谁推你当主任的?你们几个狐朋狗友,耗子爬

  • 孙声

    源见“掷地金声”。指孙绰之赋。唐李峤《金》诗:“祭天封汉岭,掷地警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