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噤若寒蝉

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噤若寒蝉,比喻象秋天的蝉一样,冷得直打寒战,形容吓得不敢作声,泛指一言不发。杜密(?-169年),字周甫,颖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人。曾仕州郡,先后任代郡太守、泰山太守、北海相等职。桓帝时以党锢之祸免官。返乡后,仍然保持在朝时敢于推荐有才能的人,对恶势力敢讲话反对的习惯。他的同乡刘胜告老回乡,与他正好相反,遇事明哲保身,口不言是非。有一次,太守王昱称赞刘胜是个好人。杜密听出弦外之音是批评自己,便说:“刘胜作为致仕大夫,当地政府官员像上宾一样尊敬他。可是他见好人好事而不荐举,听到坏人坏事也不揭发,隐瞒真实情况保全自己,就象秋天的寒蝉一样不发一言,这种人是有罪的。”后来,汉灵帝时,陈蕃辅政,杜密又出来任职。而在二次党锢之祸时,下狱自杀。

【出典】:

后汉书》卷67第2198页《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例句】:

宋·张守《题锁树谏图后》:“尝怪士处明时,事贤主,履高位,噤如寒蝉,或至导谀以误国。” 鲁迅《两地书》一:“明明今日好好的出席,提出反对条件的,转眼就掉过头去,噤若寒蝉,或则明示其变态行动?”


述补 有如深秋的蝉那样不再鸣叫。形容受到压制而不敢说话。语本《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那个伙伴自知在这种地方说了万万不该说出来的话,闪到我背后,一时~。”△一般用作因受限制或有顾虑而默不作声。→仗马寒蝉 哑口无言 杜口吞声 守口如瓶 ↔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作“自同寒蝉”。


【词语噤若寒蝉】  成语:噤若寒蝉汉语词典:噤若寒蝉

猜你喜欢

  • 帷蹇

    源见“褰帷”。谓揭开车帷。蹇,通“褰”。称颂官吏博采民情。清孙枝蔚《述德叙怀一百韵上抚军范公》诗:“花原窥冕露,麦野见帷蹇。”

  • 毛女避难

    汉.刘向《列仙传.毛女》:“毛女者,字玉姜,在华阴山中。山客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也。秦坏,流亡入山避难,遇道士谷春,教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飞,至西汉时,已百七十余年矣。所止岩中

  • 陪了夫人又折兵

    折兵:亏损兵员。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五十五回说:周瑜为了夺回荆州,计谋假称把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乘刘备到东吴招亲之际,扣住刘备以换荆州。结果刘备到东吴成亲后,设计逃出了东吴。虽然局瑜沿

  • 流幽州

    《尚书.虞书.尧典》:“流共工于幽州。”《史记.五帝本纪》:“共工果淫辟……于是舜归而言之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相传舜辅尧政后,把“四凶”之一的共工流放到幽州。后多用以比喻惩办坏人或贬谪罪

  • 树为人爱

    《左传.定公九年》:“《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左传》中借用《诗.甘棠》之意引申为思慕其人犹爱其树。后遂用为对思慕者追怀之典。唐.杜甫《古柏

  • 三生石

    唐.袁郊《甘泽谣.圆观》:“后十二年秋八月,(李源)直指杭州,赴其所约。时天竺寺,山雨初晴,月色满川,无处寻访。忽闻葛洪川畔有牧名歌《竹枝词》者,乘牛叩角,双髻短衣,俄至寺前,乃观也。李公就谒曰:‘观

  • 笔有神

    形容遣词造句熟而生巧,行文流畅,如有神助。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生姜树上生

    比喻执拗的人。清代翟灏《通俗编.草木》引程伊川《语录》:“邵尧夫临终时,只是谐谑。某往视之,因警之曰:‘尧夫平日所学,今无事否?’答云:‘你道生姜树上生,我也只得依你说。’”主谓 比喻人性格执拗。清·

  • 神丛

    《战国策.秦策三》:“应侯谓昭王曰:亦闻恒思有神丛与?恒思有悍少年,请与丛博,曰:‘吾胜丛,丛籍我神三日;不胜丛,丛困我。’乃左手为丛投,右手自为投,胜丛。丛籍其神,三日,丛往求之,遂弗归。五日而丛枯

  •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见“精诚所加,金石为亏”。《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词语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成语:精诚所加,金石为开汉语大词典:精诚所加,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