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坐而论道,谓之三公

坐而论道,谓之三公

三公:古代中央最高三种官衔的合称。 旧指大臣陪侍帝王论政议事。 也形容大臣坐着议论政事。语出《周礼.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后多引作〔坐而论道,谓之三公〕。晋.葛洪《抱朴子.明本》:“坐而论道,谓之三公。”清.龚自珍《明良论.二》:“坐而论道,谓之三公。唐宋盛时,大臣讲官,不辍赐坐、赐茶之举,从容乎便殿之下,因得讲论古道,儒硕兴起。”也引作〔三公坐而论道〕。《三国志.魏志.杜畿传.附子恕》:“古之三公坐而论道,内职大臣,纳言补阙,无善不纪,无过不举。”《晋书.李胤传》:“古者,三公坐而论道。”《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武二年》:“三公坐而论道,九卿作而成务,天子唯恭己南面而已。”宋.邵伯温《闻见后录》卷一:“自唐以来,大臣见上,则列坐殿上,然后议所进呈事,盖三公坐而论道之意。”《朱子语类》卷一二八:“古者三公坐而论道,方可仔细说得。”


猜你喜欢

  • 为人谋而不忠

    忠:指尽心竭力地办事。 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竭力。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汉.应劭《风俗通义.过誉》:“为人谋而不忠,爱人而以姑息

  • 一倡三叹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已。《乐府诗

  • 龙化虎变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

  • 子陵台

    源见“羊裘钓”。指富春山上的严子陵钓台。借指隐居垂钓之处。唐谭用之《寄王侍御》诗:“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词语子陵台】   汉语大词典:子陵台

  • 日挂扶桑枝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扶桑,神木名,传说日出其下。据《淮南子.天文训》说,“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挂

  • 栀蜡

    同“栀貌蜡言”。明李东阳《奉诏育材赋》:“纵坚白之嵬谈,衒栀蜡之末饰。”【词语栀蜡】   汉语大词典:栀蜡

  • 长久日

    三国 魏曹丕《与钟繇九日送菊书》:“岁往月来,忽逢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后因以“长久日”称重阳。宋姚述尧《临江仙.呈湘川使君丁仲京》词:“佳节喜逢长久

  • 弦外之意

    《南史.范晔传》:“吾于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异邪。其中体趣,言之不可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后因以比喻语言中隐含着的深意。偏正 琴声停止后的余音

  • 绣使

    同“绣衣持斧”。《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又有某绣使拜寇而乞生,某太守望敌而先退。”【词语绣使】   汉语大词典:绣使

  • 踊屦

    《左传.昭公三年》:“公(齐景公)问曰:‘子(晏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屦贱。’”踊,古代受刖刑的人所穿的一种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