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悬地隔

天悬地隔

相离如天与地般遥远,形容差别非常大。陆厥(472-499年),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少有风采,重节操,善为文章。当时正值齐武帝永明时期,沈约、谢眺,王融等人创制一种文体,以平上去入四声制韵,不能增减,强调声韵格律,要求五字之内音韵不同,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世人称之为“永明体”。陆厥对之持反对意见,致信沈约对“永明体”加以批评,信中说:“人的禀赋各异,所以人的文思快慢相差,其文好坏相异就如同天地相隔一样。怎么能够强求宫商律吕一致呢?”

【出典】:

南齐书》卷52《陆厥传》899页:“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何独官商律吕,必责其如一邪?”

【例句】:

红楼梦》55回:“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样天悬地隔般的两个人来,我想到那里就不服!”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16回:“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狲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


并列 比喻相距极远,悬殊极大。语本《南史·陆厥传》:“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红楼梦》54回:“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样~的两个人来。”△比喻人或物差别很大。→天壤之别 ↔不相上下。 也作“天地悬隔”、“天悬壤隔”。


【词语天悬地隔】  成语:天悬地隔汉语词典:天悬地隔

猜你喜欢

  • 达人大观

    达人:通晓事理的人。大观:宏远的观察。 谓通达的人能洞察事物的全貌。 也指人心胸开阔。语出《鹖冠子.世兵》:“达人大观,乃见其可。”汉.贾谊《鹏鸟赋》:“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 梁苑雪

    同“梁园雪”。清吴伟业《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赋夸梁苑雪,歌起邺台风。”清王丹林《寒食》诗:“香荠乱堆梁苑雪,绿榆小铸沈郎钱。”【词语梁苑雪】   汉语大词典:梁苑雪

  • 四老

    同“商山四皓”。唐张说《赠崔公》诗:“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金萧贡《汉歌》:“三杰相须立人纪,四老仍来安太子。”【词语四老】   汉语大词典:四老

  • 一钱不名

    谓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中丞于十六日晚始归寓,时已不及,而囊底罄竭,一钱不名矣。”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但在一钱不名的穷措大如我辈者,这

  • 江陵橘

    源见“千头木奴”。借指家乡的橘子。唐白居易《和思归乐》:“江陵橘似珠,宣城酒如饧。”

  • 相如桥

    源见“题桥柱”。指成都城北升仙桥(或谓升迁桥)。因汉司马相如曾题句于桥柱,故称。唐顾况《露青竹杖歌》:“蜀帝城边子规啼,相如桥上文君绝。”

  • 陆詟水慄

    詟:即慑,惧怕。慄:恐惧。意指声威远播,四方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上莫不畏惧而归服。汉代班固《东都赋》:“殊方别区,界绝而不邻。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以,莫不陆詟水慄,奔走而来宾。”孝武:汉武帝刘彻。孝

  • 绮琴化洽

    源见“鸣琴化治”。称颂地方官善于治理政事。唐骆宾王《过故宋》诗:“绮琴朝化洽,祥石夜论空。”

  • 允执厥中

    允:诚信。执:操持。厥:其,那个。中:适中。 诚实地坚持不偏不倚的正道。 后多指办事掌握分寸适度。语出《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晋书.刑法志》:“载籍也者,决嫌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断:决断。乱:祸乱。卜应当决断而不决断,就会产生祸乱。 表示行事要当机立断,否则贻害无穷。语出《后汉书.儒林传.杨伦》李贤注引《黄石公三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春申君列传.赞》:“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