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原作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比喻天道广大,无所不包。后则借指国家法网虽宽,但不会漏掉坏人。老子说,大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获胜,不说话而善于回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虽迟缓而善于谋划。天网极为广大,网孔虽稀,而从没有漏失。

【出典】:

《老子》73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例句】:

北齐·魏收《魏书·任城王传》:“又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见故欲求治本,莫若省事清心。”


见“天网恢恢”。蔡敦祺《林则徐》:“再有那个张腾已调往江西,他自以为诬告得逞,咱们无奈他何,却不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言天道如网,广大而不疏漏,作恶者逃不出惩罚。

天网”,犹言 “天罚”。上天之道如网,专以网捕、惩治恶人。后以之比喻国法。

“恢恢”,宽广貌。

“疏”,稀疏、不密。

为什么 “疏而不漏”呢? 既然 “稀”、“不密”,为什么 “不漏”呢?

这牵涉到对 “疏而不漏”文义的理解。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语出 《老子·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失,犹 “漏”。孙铲 《古今本考证》: “疎而不失,‘失’一作 ‘漏’。”“疎”为 “疏”之异体。

明·薛蕙 《老子集解》: “世之禁网虽密,然人多幸免者。惟天网恢恢广大,有若疏而不密,而为恶之人,无有能逃也。”“有若疏而不密”,翻译过来是: 好像有疏漏而不密的情况。仔细体会一下,“有若”( 好像有) 只是一个揣度之词。实际意思是: 并非 “疏”而不密,而是宽广无边, “天罗地网”,无所逃遁。 《论语·八佾( yì) 》: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从心理角度而言,因为 “天网”宽广无边,大得不可想象,所以感觉会有疏漏之处。而实际上 “疏而不漏”指的是 “好像稀疏而不泄漏”之意,其实并无疏漏,因为是 “天网”。而有 “疏”必“漏”指的是世间的 “禁网”。

国法有时有疏漏、不够完善的情况,但 “天罚”( 天网) 是不会漏掉一个坏人的。这反映的是古人 “上天为一切主宰”的一种观念。俗谓 “苍天有眼”,“人做事,天看着”,你做坏事以为 “人不知,鬼不觉”,但上天是知晓的,所以作恶之人是逃不出恢恢天网的。

另解: “疏”有 “搜索”义。 《汉书·赵充国传》: “卬 ( ánɡ,我) 有闻……疏捕山间虏,通转道津渡。”注: “苏林曰: ‘疏,搜索。’疏字本作跡,言寻迹而捕之也。”“疏”之 “搜索”义,引申有“搜捕”义。因此,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则谓 “天网宽广无边,搜捕而无遗漏”。此解亦通。


【词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成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汉语词典: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猜你喜欢

  • 支诎

    源见“左支右绌”。谓处境窘促,顾此失彼,穷于应付。清魏源《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始,大吏咸度外待君……及董公去,而君始龃龉支诎,惟恳恳敕吏事自备,于是十余年不迁。”【词语支诎】   汉语

  • 精卫心

    源见“精卫填海”。比喻献身正义事业的精诚之心。宁调元《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精卫心。”

  • 琴高鲤

    源见“琴高乘鲤”。指登仙之物。唐陆龟蒙《高道士》诗:“东游借得琴高鲤,骑入蓬莱清浅中。”

  • 饿死漂渚

    源见“一饭千金”。指汉韩信未得志时忍饥挨饿事。张恭《雌雉啼》诗:“吁嗟乎,钟室一声雌雉啼,功臣骨肉成醢醯。反不如当年饿死漂渚侧,又何须勋名赫耀封三齐。”【词语饿死漂渚】  成语:饿死漂渚汉语大词典:饿

  • 皋惟团力

    《新唐书.太宗诸子曹嗣王皋传》:“皋字子兰,少补左司御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嗣王……李希烈反,迁江西节度使。受命日,不宿家,至豫章,大令将吏曰:‘有功未申与怀器谋不发者,皆自言。’得裨校伊慎、李伯潜、刘

  • 穴蚁

    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鼎鱼犹假息,穴蚁欲何逃。”原指穴中蝼蚁,比喻即将败亡的敌人或盗贼。唐.李峤《秋晚喜雨》:“穴蚁祯符应,山蛇毒影收。”【词语穴蚁】   汉语大词典:穴蚁

  • 怖鸽

    《涅槃经》二八《大智度论》十一载:有一鸽为鹰所逐,佛以自己身影,遮蔽鸽身,始消鸽之恐怖。佛以身蔽鸽免受鹰的侵害,是普渡众生常行善事一例。古代诗文中常以“怖鸽”作为咏叹穷无所归的典故。唐.欧阳衮《神光寺

  • 口坠天花

    源见“天花乱坠”。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明吕坤《〈杨晋庵文集〉序》:“口坠天花,而试之小小设施,辄不济,是吾言世之涂羹也。”清李渔《奈何天.媒欺》:“饶伊口坠天花,难逃我双眸似电。”见“天花乱

  • 呕心血

    同“呕心”。茅盾《〈新绿丛辑〉旨趣》:“一个写作者对自己呕心血的成果的宝爱,本为人人所同。”【词语呕心血】   汉语大词典:呕心血

  • 破柱

    《后汉书.李膺传》:“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