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如火燎原

如火燎原

尚书.盘庚上》(卷二):“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殷帝盘庚决定迁都到黄河以南,臣民怨声载道,盘庚训令属下不准传播流言蜚语。意思是象燃烧在原野上的烈火,虽无法近前,但还是可以扑灭的,比喻流言虽凶仍可以制止。后借以比喻势态发展迅猛,不可阻挡。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搆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述宾 燎,烧。原,原野。好像烈火在原野上燃烧。比喻声势极大。语本《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姚雪垠《李自成》2卷36章:“到期不能‘剿灭’,反而~,他们有些做封疆大吏的,轻则降级、削职,重则下狱、砍头。”△多用于描写状态程度。→如火如荼 汹涌澎湃 风起云涌 轰轰烈烈 方兴未艾 热火朝天 ↔冷冷清清 死气沉沉。也作“若火燎原”。


【词语如火燎原】  成语:如火燎原汉语词典:如火燎原

猜你喜欢

  • 胆大心细

    形容做事果断而又谨慎。出自唐孙思邈(miǎo秒)语。孙思邈(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名医。据传他出身农家,幼年体弱多病,遂立志学医,并精通老庄百家学说及佛教经典。21岁时开始

  • 牵丝娶妇

    相传唐宰相张嘉贞欲纳郭元振为婿,命五女各持一丝于幔后,使郭元振牵之,牵到者即妻之。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丝娶妇》:“郭元振少时,美丰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元振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

  • 衣帛必书

    《三国志.魏书.刘劭传》宋.裴松之註引《文章叙录》曰:‘韦诞……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寸纸不见遗,至今世人尤宝之。’据说汉人张芝(伯英)苦练书法,家中衣帛,必先用来写

  • 牛继马后

    唐代房玄龄等《晋书.元帝纪》:“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牛继马,指牛氏之后

  • 真敖假孟

    源见“优孟衣冠”。谓真假难辨。宋程珌《沁园春.读史记有感》词:“算汨罗醒处,元来醉里,真敖假孟,毕竟难封。”

  • 负米

    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指粗劣的菜食)之食,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

  • 毕卓瓮头眠

    源见“瓮间吏部”。指醉酒。明 刘兑《娇红记》:“不觉的烂醉在佳人锦瑟边,可知道毕卓在瓮头眠。”

  • 恭敬不如从命

    元秦简夫《古今杂剧.东堂老》:“便好道,恭敬不如从命,他是个有病的人,我依着他则便了。”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三折:“先生休作谦,夫人专意等。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休使得梅香再来请。”意谓恭敬谦逊

  • 不系之舟

    《庄子.列御寇》:“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不系之舟”、“虚舟”,都是比喻人生漂泊,行止无定。后因用为生活漂泊之典。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憩黄秀才书堂》:“吾生如虚舟,万里常泛泛。”偏正

  • 斯干之美

    “斯干”为《诗.小雅》篇名,小序谓是歌颂周宣王从俭建筑宫舍。后用为俭约宫室之典。《文选.张衡〈东京赋〉》:“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薛综注:“《斯干》,谓周宣王俭宫室之诗也。今汉光武改西京奢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