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妍皮不裹痴骨

妍皮不裹痴骨

妍:美丽。痴:丑陋,丑恶。美丽的皮肤,不包裹丑陋的骨头,比喻表里如一,秀外慧中。慕容超(385-410年),字祖明,慕容德兄慕容纳之子。后燕灭亡后,丞相慕容德在广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称帝,无子,以慕容超继位。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六年,(公元460年)败于刘裕被俘,死于建邺(今江苏南京市),仅二十六岁。先前,其父纳为苻坚广武太守,后去官在家。慕容垂起兵反前秦时,慕容氏多被杀。其时,纳妻段氏怀孕未处决,被人救出后,生超,迁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后秦高祖姚兴在位时,慕容超一心去东方寻找其叔慕容德,怕被姚兴录为官,便假装疯狂,每日行乞。大家都看不起他,只有姚绍觉他非同常人,劝姚兴授之官职。姚兴便召见他并和他交谈,慕容超言辞更加敛抑,不让姚兴看出自己的真正志向,姚兴上当,很鄙视他,对姚绍说:“谚云:美丽的皮肤不包裹丑陋的骨头,这是妄说。”由是慕容超得以自由行动,不受拘禁。

【出典】:

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3175页:“(兴)召见与语,超深自晦匿,兴大鄙之,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由是得去来无禁。”

【例句】:

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


主谓皮、骨,比喻义,分别指人外表和本质。漂亮的外表必不会包裹呆痴的内质。比喻外貌堂皇的人,内心必然美好。《晋书·慕容超载记》:“(超)阳狂行乞,秦人贱之。惟姚绍见而异焉,劝兴拘以爵位。召见,与语,超深自晦匿。兴大鄙之,谓绍曰:‘谚云,~,妄语耳。’由是得去来无禁。”△多用于对人的评价方面。


【词语妍皮不裹痴骨】  成语:妍皮不裹痴骨汉语词典:妍皮不裹痴骨

猜你喜欢

  • 子卿白首

    源见“苏武节”。指久困匈奴的苏武黑发尽白。亦比喻谪居荒远边地的老臣。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之五:“子卿白首,当还西京;辽东万里,亦归管宁。”

  • 王贡喜

    源见“弹冠相庆”。比喻互相带挈,为得到了出仕的机会而高兴。宋沈瀛《减字木兰花.荣辱》词:“贪荣肯止,结授弹冠王 贡喜。”

  • 六英

    《淮南子.齐俗训》:“《咸池》、《承云》、《九韶》、《六英》,人之所乐也。”东汉.高诱注:“(六英)帝颛顼乐。”《六英》为传说中颛顼帝之乐曲。后用为咏宫廷乐曲之典。唐.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早忝

  • 胯夫

    源见“胯下之辱”。指汉韩信。《前汉书平话》卷上:“胯夫私藏钟离末(眜),有欺朕之意,朕今欲擒之。”【词语胯夫】   汉语大词典:胯夫

  •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原指治理国家须宽严相济,后则泛指劳逸结合。春秋时,子贡随孔子去观看一年一度的蜡祭。孔子问他,您觉得快活吗?子贡答道,全城之人皆欢喜若狂,而我却不知他们为什么快乐?孔子说,老百姓辛苦一年,而乘蜡祭之时快

  • 阮步兵

    《晋书.阮籍传》:“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貯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又《三国志.魏书.阮籍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籍)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

  • 仙侣同舟

    同“李郭同舟”。唐杜甫《秋兴》诗之八:“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 柱史出秦关

    谓名士成仙。宋刘克庄《水调歌头·次夕觞客湖上赋葛仙事》词: “羯虏问周鼎,柱史出秦关。苦求句漏何意,身世远差安。”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

  • 绪柳

    同“张绪柳”。清赵翼《李郎曲》:“初月杲莲虽已褪,晚风绪柳尚堪攀。”

  •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毋:不要。也写作“无”。金玉:用作动词,宝贵,珍贵。音:音讯。遐心:疏远的心。 别惜墨如金,不跟我来信,对我有疏远之心。 表示希望与对方保持通讯联系。语出《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