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荣公三乐”。指知足自乐。唐储光羲《贻王处士子文》诗:“避地歌三乐,游山赋九吟。”
参见:鬻拳爱君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为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揣骨
同“唾面自干”。明归有光《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其在于古,若偿金、脱骖、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词语唾面】 汉语大词典:唾面
同“大耳儿”。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公曰:‘大耳翁未之觉也。’”【词语大耳翁】 汉语大词典:大耳翁
《世说新语.轻诋》:“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颈鸟,但闻唤哑哑声。’”白袷(jiá),即白色衣领。晋.王徽之兄弟喜穿白领衣服,隐者支道林故以“白颈鸟”嘲弄之
《旧唐书.韦澳传》:“〔韦澳〕登第后十年不仕。伯兄温,与御史中丞高元裕友善,温请用澳为御史,谓澳曰:‘高二十九持宪纲,欲与汝相面,汝必得御史。’澳不答。温曰:‘高君端士,汝不可轻。’澳曰:‘然恐无呈身
见“四面楚歌”。主谓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无援极其危急的困境。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用于处境方面。也作“楚歌四起”、“楚歌
南朝 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寅亮大宝,敷纶妙秘。”后以“敷妙”称草拟诏书。唐骆宾王《畴昔篇》:“果乘骢马发嚣书,复道郎官禀纶诏……高门有阅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词语敷妙】 汉语大词典:
未经雕琢的玉和未曾冶炼的金,比喻具有天然美质或人品真纯质朴。《晋书.王戎传》:“戎有人伦鉴识,常目山涛如璞玉浑金。”并列 未经雕琢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比喻人的品质纯真朴质。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