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天涯地角”。古华《芙蓉镇》:“不管千里万里,~,一个电话或一封电报就可以把你押送回来。”
表示人备有所爱好。故事出在《吕氏春秋.遇合篇》:“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悦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多引作〔海上有逐臭之夫〕。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
唐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评李贺诗构思奇特,谓“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又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载:李贺二十四岁去世,传说将死时,见一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后因以“
太阳上升,高达三竿,形容时间已经不早。《南齐书.天文志》:“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唐代刘禹锡《竹枝词》:“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词语三竿】 汉语大词典:三竿
源见“髀肉复生”。本指刘备在刘表处慨叹壮志未酬,虚度光阴。亦泛指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清赵庆熺《百字令.赠徐宝幢》词:“李贺心肝,刘郎髀肉,无限悲凉意。”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汙,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此古谚原意为比喻说明国君应当有容忍包含的气度,后转用以形容聚集秽恶或包容坏人坏事。亦作“含垢藏疾”。《三国志.魏书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荛(音chú ráo)割草打柴的人。“刍荛之言”,即草野之人的言论,多用作谦词。亦省作“刍言”或“刍议”。宋.李清照《上工部尚书胡公》诗:“巧匠何曾弃樗栎
穷:穷困。善:使之善。达:得志,旧指做官。 穷困不得志时就独自把个人才德修养好;得志时做了大官,就同时也把天下治理好。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柔弱胜于刚强,是老子的一个重要思想。《老子》第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
源见“投鞭断流”。形容兵马强盛,势不可挡。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已成》诗:“深堑投鞭竟飞渡,高峰立马又摧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