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尾生抱柱

尾生抱柱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尾生抱柱,即喻坚守信约,至死不渝。盗跖说,世人所称道的贤士,有伯夷、叔齐、鲍焦、申徒狄、介子推、尾生等六人。其中伯夷、叔齐,离别亲人,远奔他乡,饿死首阳山上,骨肉都没有安葬;鲍焦故作清高,对当时社会进行抨击,结果抱木而死;申徒狄听说商汤要让位,谏之不听,投河而死;介之推曾从晋公子重耳出亡在外,极尽忠诚。后来跑到绵山,被火烧死;尾生和一个女子在桥下约会,至期,女子不来,而大水适至,尾生抱着桥墩子被水淹死。这六个人,无异于是抛弃野外的死狗、野猪和拿着瓢四处要饭的乞丐,都是为名利蒙住了,不顾念自己身体而丢掉了性命的啊!

【出典】:

庄子·盗跖》:“世之所谓贤士;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于首阳之山,骨肉不葬。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介之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无疑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者也。”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走,抱柱而死。”


【典源】《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朝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战国策·燕策一》、《史记·苏秦列传》亦载。

【今译】 尾生与相爱女子约定在桥下相会,女子不来,河水上涨,尾生坚持等候不走,直至抱着桥柱被淹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守约不变,也以“抱柱信”等指相爱男女订的期约。

【典形】 抱梁、抱梁期、抱桥、抱柱信、桥下期、水至不去、尾生抱柱、柱下留期信、尾生柱。

【示例】

〔抱梁〕 南朝宋·鲍照《幽兰》之三:“结佩徒分明,抱梁辄乖忤。”

〔抱梁期〕 南朝梁·萧衍《秋歌》之二:“当信抱梁期,莫听回风音。”

〔抱桥〕 宋·刘筠《又赠一绝》:“风波若未乖前约,一死何曾更抱桥。”

〔抱柱信〕 唐·李白 《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桥下期〕 清·黄景仁《庐州客舍寄宜兴万黍维》:“抱柱曾惭桥下期,买舟末果山阴访。”

〔水至不去〕 唐·李白《秦女卷衣》:“水至亦不去,熊来尚可当。”

〔尾生抱柱〕 唐·张祜《途次扬州赠崔荆》:“尾生从抱柱,颜子也酺糟。”

〔柱下留期信〕 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蕣。”


【词语尾生抱柱】  成语:尾生抱柱汉语词典:尾生抱柱

猜你喜欢

  • 禽戏

    同“五禽戏”。明高启《赠儿医吴氏昆季》诗:“偶因念殇者,来此市人群。问术或禽戏,观书皆鸟文。”【词语禽戏】   汉语大词典:禽戏

  • 桑间三宿

    源见“三宿恋”。喻指短暂的居留。宋范成大《入崇宁界》诗:“桑间三宿尚回头,何况三年濯锦游。”

  • 子玉铭

    《后汉书.崔骃传》附《崔瑗传》:“瑗高于文辞,尤善为书、记、箴、铭。”《文选》卷五十六东汉.崔子玉(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东汉人

  • 扶风最良

    源见“马良白眉”。喻指杰出的弟兄。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平舆虽盛,岂可独擅二龙;扶风最良,不得专称五马。”

  • 马骨

    源见“千金市骨”。喻贤才俊士。明张煌言《感遇》诗:“落拓何曾夸马骨,淹留岂为恋猪肝。”【词语马骨】   汉语大词典:马骨

  • 题柱志

    源见“题桥柱”。指求取功名荣显的雄心壮志。宋薛季宣《和贾簿》:“未酬题柱志,终不羡相如。”【词语题柱志】   汉语大词典:题柱志

  • 灶下厮养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一《刘玄传》:“更始纳赵萌女为夫人,有宠,遂委政于萌……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袴、檐榆、诸于,骂詈道中。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

  • 车笠论交

    源见“乘车戴笠”。谓不以身份、地位变化而使交情有所变化。清赵翼《与邵松阿别几三十年今夏始至虞山奉访即席奉呈》诗之一:“车笠论交谊最亲,别来常恐见无因。”

  • 推食

    同“解衣推食”。宋李纲《谢赐御筵表》:“臣敢不仰怀推食之仁,力刷饮河之耻。”【词语推食】   汉语大词典:推食

  • 桃弧射矢

    同“桃弧棘矢”。唐孟郊《弦歌行》:“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