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阳邻笛

山阳邻笛

同“山阳笛”。唐方干《题故人废宅》诗之二:“薄暮停车更凄怆,山阳邻笛若为听?”


【典源】《晋书·向秀传》:“ (嵇) 康善锻,(向) 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秀乃自此役,作《思旧赋》 云:“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并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是日薄虞泉,寒冰凄然。邻人遥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

【今译】 晋代向秀与嵇康意气相投,友谊深厚。他们又一同与吕安在山阳(今河南修武县) 隐居灌园。后嵇康、吕安同时被司马昭杀害。向秀在《思归赋》序中说:“我与嵇康、吕安亲近友善,他们都倜傥不羁。嵇康意气高远而疏懒,吕安心志旷达而豪放。后来皆因触犯朝廷被诛。嵇康多才多艺,演奏丝竹乐器特别美妙。临刑前,他还不忘索琴弹奏。我路经山阳嵇康旧居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寒冰凄清。忽然听到邻人吹笛,笛声清越廖亮。使我追忆起过去一起游宴的情景,感慨万分,故作此赋。”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追昔怀旧,感念故友,心绪惆怅; 或指凄婉的笛声。

【典形】 笛吟乡里、赋山阳、横笛似山阳、邻笛、邻家笛、邻人吹笛、邻人笛、落日山阳、山阳笛、山阳赋、山阳闻笛、闻笛赋、向秀心、向子赋、山阳相送、落日闻笛、笛怆四邻、邻笛斜阳、山阳怨笛、山阳夜笛、山阳旧侣、山阳恨。

【示例】

〔笛吟乡里〕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白马无路,乌江不通,笛吟乡里,琴哀土风。”

〔赋山阳〕 宋·苏轼《浣溪沙》:“未遣清樽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

〔横笛似山阳〕 唐·罗隐《经故友所居》:“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邻笛〕 唐·白居易《闻乐感邻》:“尚书宅畔悲邻笛,廷尉门前叹雀罗。”

〔邻人吹笛〕 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敢闻。”

〔邻人笛〕 北周·庾信《思旧铭》:“匣中弦绝,邻人笛悲。昔为幕府,今成穗帷。”

〔落日山阳〕 明·黄峨《绵搭絮》:“又听吹笛谁家,落日山阳都是愁。”

〔山阳笛〕 唐·司空曙《残莺百啭歌》:“金谷筝中传不似,山阳笛里写难成。”

〔山阳赋〕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

〔山阳闻笛〕 宋·张炎《壶中天·怀霅友》:“留行一方无用月,隐隐山阳闻笛。旧雨不来,风流云散,惟有长相忆。”

〔闻笛赋〕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向秀心〕 清·徐夔《闻笛有忆》:“谁将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阳向秀心。”

〔向子赋〕 唐·宋之问《咏笛》:“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猜你喜欢

  • 衣冠墓

    同“衣冠冢”。柳亚子有《碧云寺谒孙先生衣冠墓》诗。【词语衣冠墓】   汉语大词典:衣冠墓

  • 有舌

    源见“张仪舌”。指有善辩的口才。唐 温会《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诗:“有舌嗟秦策,飞梁驾楚材。”

  • 入幕郗超

    同“入幕宾”。明李梦阳《送照磨省觐》诗:“入幕郗超难许并,题桥司马直须回。”

  • 手泽

    源见“手口之泽”。称前人的遗墨、遗物等。晋潘岳《皇女诔》:“披览遗物,徘徊旧居。手泽未改,领腻如初。”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词语手泽】   汉语大词典:手泽

  • 仰观俯察

    《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后以“仰观俯察”指多方或仔细观察。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故有无功之治;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莫不

  • 偃禾起

    《太平御览》卷八四引《琴操》:“周金縢者,周公作‘金縢书’也。武王薨,太子诵袭(继承)武王之业,年七岁,不能统理海内,周公为摄政。是时周公囚诛管(叔)、蔡(叔)之后,有谤公于王者,言公专国之权,诈策谋

  • 集腋

    源见“集腋成裘”。比喻聚集零散的财物。清黄辅辰《戴经堂日钞.九月十四日》:“本年二月,同官纷纷出都,市井萧索,称贷无门。幸京外旧友集腋谋分发,方具呈户部,而官绅捐输之命下矣。”【词语集腋】   汉语大

  • 燔书坑儒

    同“焚书坑儒”。《汉书.地理志下》:“昭王曾孙政(即秦始皇)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见“焚书坑儒”。《汉书·地理志下》:“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自任私智。”【

  • 鱼升龙门

    同“鱼化龙”。明宋濂《演连珠》之三一:“是以鱼升龙门,难于拾级;车上大行,难于薄险。”主谓 比喻中举得官或地位高升。语本《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

  • 雨歇云收

    同“雨散云收”。元关汉卿《金线池》二折:“明知道雨歇云收,还指望天长地久。”元无名氏《百花亭》二折:“止望待天长地久,谁承望雨歇云收?”并列 比喻夫妻或情人离散。元·无名氏《百花亭》2折:“止望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