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巫山云雨

巫山云雨

战国 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朝云。”后以“巫山云雨”指男女幽会、合欢,或写自然界雨云景色。唐李白《江上寄巴东故人》诗:“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白雪遗音.七香车.十二月》:“斜倚着门儿作了一个梦,梦里梦见郎回家,巫山云雨多有兴。”


偏正 喻指男女欢合。语本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为高唐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说岳全传》35回:“十二~会,襄王今夜上阳台。”△多用于男女欢合方面。→巫山洛水 握雨携云。也作“巫山楚雨”、“云雨高唐”、“云雨巫山”。


【词语巫山云雨】  成语:巫山云雨汉语词典:巫山云雨

猜你喜欢

  • 息鲸补劓

    《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黥:刺面。劓:割鼻

  • 匡衡引经

    西汉大儒匡衡能文学,善说《诗》。宣帝时射策甲科,学者们上书推荐匡衡,说他通晓儒经,举世无双,为文学就官京师。匡衡受到太子太傅萧望之的重视,上奏皇帝,说匡衡精通经学。元帝即位后,长安令杨兴向大司马车骑将

  • 咫尺天颜

    《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原谓天鉴察不远,威严如常在面前。后以“咫尺天颜”喻离天子容颜极近,或指天子之颜。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咫尺天颜,瞻仰尤为亲切。”偏正 咫尺,距离近;天颜,

  • 风烛残年

    源见“风烛”。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儿女英雄传》二一回:“再说设或生个不肖之子,慢讲得济,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流。”偏正 如风中的烛焰那样,一吹就灭。多指人事无常,生命短促。语本晋

  • 猿鹤沙虫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今本《抱朴子.释滞》为“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以“猿鹤沙虫”喻指阵亡将士或死

  • 南威

    《战国策》卷二十三《魏策二》:“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春秋时,晋文公得美女南威,迷她的美色三日不朝。后遂用为美女

  • 传雁

    源见“雁足书”。指传书。清吴兆骞《夜行》诗:“客同属国思传雁,地是阴山学射雕。”

  • 三献荆山

    同“三献玉”。荆山,代指荆山之玉。宋陈师道《何复教授以事待理》诗:“三献荆山时未识,一鸣齐鸟众方惊。”

  • 据床指麾

    晋代谢艾从容指挥退敌的故事。《晋书.张重华传》:谢艾讨麻秋,“(艾)乘轺车,冠白帽,鸣鼓而行。秋望而怒曰:‘艾年少书生,冠服如此,轻我也。’命黑矟龙骧三千人驰击之。艾左右大扰。左战师李伟劝艾乘马,艾不

  • 不我遐弃

    遐:远。弃:抛弃。 没有疏远遗弃我。 常用作庆幸自己不被别人疏远排斥之辞。语出《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孔颖达疏:“不我遐弃,犹云不遐弃我。古之人语多倒,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