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广袖高髻

广袖高髻

后汉书.马廖列传》:“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戏,有切事实。”后因以“广袖高髻”为风俗奢荡之典。唐白居易《进士策问》之三:“闻广袖高髻之谣,则知风俗之奢荡也。”


并列 宽大的衣袖,高耸的发髻。后用以形容风俗奢荡。语本汉时童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唐·白居易《进士策问》之三:“闻~之谣,则知风俗之奢荡也。”△用于描写风情。


【典源】《后汉书·马廖列传》:“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戏,有切事实。”

【今译】 后汉时马廖上疏说,改变奢侈风俗,必须从朝廷先做起。长安流传这样的民谣:“城中喜欢梳高髻,四方就会梳一尺。城中喜欢画阔眉,四方画满半个额。城中喜欢穿大袖,四方就用整匹做。”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风俗奢靡。

【典形】 半额、广眉、广袖高髻、阔眉广袖、眉半额、髻高、一尺春风髻。

【示例】

〔半额〕 南朝梁·费昶《咏照镜》:“城中皆半额,非妾画眉长。”

〔广眉〕宋·苏轼 《监试呈诸试官》:“广眉成半额,学步归踔踸。”

〔广袖高髻〕 唐·白居易《进士策问五道》:“闻广袖高髻之谣,则知风俗之奢荡也。”

〔阔眉广袖〕 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长安纨袴多清狂,阔眉广袖时世妆。”

〔眉半额〕 宋·黄庭坚 《寄晁元忠》:“楚宫细腰死,长安眉半额。”


【词语广袖高髻】  成语:广袖高髻汉语词典:广袖高髻

猜你喜欢

  • 三良殉秦

    指秦穆公死,三位贤良大臣奄息、仲行、鍼虎都殉葬从死。后以此典感叹良臣从死。秦穆公(?——前621年),即嬴任好,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前659年——前621年)时,曾重用百里奚、蹇叔等人,奋发图强。

  • 柬箭不折

    束,捆系。若干箭捆在一起则不易折断。比喻众人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则坚不可摧。事出北魏时鲜卑人阿豺。阿豺,无字,辽东鲜卑吐谷浑后人,继兄车骑将军树洛干而立,自号骠骑将军;又因部内多黄沙之地,数百里不生草木

  • 碌碌馀子

    源见“目无馀子”。谓其他人平庸无奇。周达《冬日漫兴赋呈苏堪先生》诗:“纷纷儿辈蛮斗触,碌碌馀子虱处裈。”

  • 颠夭

    《尚书.周书.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旧题汉.孔安国传:“凡五臣佐文王为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之任。”颠夭是周文王的贤臣泰颠、闳夭的

  • 笼水

    《太平御览》卷五十九引《续述征记》:“梁邹城西有笼水,云齐孝妇诚感神明,涌泉发于室内,潜以绩笼覆之。由是无瓮汲之劳。家人疑之,时其出而搜其室,试发此笼,而泉遂涌漂居宇。故名曰‘笼水’。”旧以“笼水”用

  • 玉雪姿

    同“冰姿”。金元好问《松上幽人图》诗:“不饮不食玉雪姿,竹宫月夕频望祠。”

  • 投壶笑

    参见:玉女投壶

  • 生灵涂地

    见“生灵涂炭”。宋·邵伯温《闻见前录》:“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词语生灵涂地】  成语:生灵涂地汉语大词典:生灵涂地

  • 封鱼

    同“封鲊”。清毛奇龄《潼川歌》:“闺中有妇孟氏贤,从征作赋同车?。解绵系树苦食芋,封鱼涤釜长生鱼。”

  • 虱处头而黑

    虱本白色,长在人的头发里就变成黑色,比喻因环境而变化。晋代嵇康《养生论》:“虱处头而黑,麝食柏而香。”【词语虱处头而黑】  成语:虱处头而黑汉语大词典:虱处头而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