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原作“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意为不除掉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能安定。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后,庆父串通鲁庄公夫人哀姜,先后杀死继位国君公子般和公子启方(即鲁闵公)。引起鲁国臣民公愤。次年,中原霸主齐桓公听说鲁国内乱,派大夫仲孙湫去了解情况。仲孙湫回国报告说:“不去庆父,鲁难就不会停止。”

【出典】:

左传·闵公元年》:“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李密传》:“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毛泽东选集》4卷:“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


其他 庆父,春秋时鲁庄公弟弟。鲁,春秋时诸侯国之一,在今山东省。庆父不死掉,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泛指罪恶魁首不除,祸乱不会结束。语本《左传·闵公元年》:庆父为夺取王位,先后杀掉两个国君。鲁大夫仲孙归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毛泽东《南京政府何处去?》:“~。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真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么?”※父,不读作fù。△用于表示斗争方面。


【词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汉语词典: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猜你喜欢

  • 梦益州

    同“梦三刀”。清王士禛《和吴渊颖题巴船出峡图》:“却从一幅鹅溪上,仿佛三刀梦益州。”

  • 海内横流

    源见“沧海横流”。比喻时世动乱不安。宋陆游《往事》诗:“海内横流日,吾犹及建炎。”

  • 子牟还

    源见“子牟恋魏阙”。喻指由外地入朝作官。唐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人惭公幹卧,频送子牟还。”

  • 千载独步

    唐.李阳冰《草堂集序》:“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独步:独一无二。因以“千载独步”形容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独一无二。也作“千古独步”。清.李汝珍《镜花缘》九三回:

  • 秦台箫

    同“秦箫”。唐李商隐《又效江南曲》:“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 衔索

    《孔子家语.致思》:“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后以“衔索”为伤痛不得孝养父母之典。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泣风雨于《梁山》,惟枯鱼之衔索。”《晋书.孝友传序》:“聚薪流恸,衔索兴嗟。

  • 龙光射牛斗

    同“龙光牛斗”。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小人:原指社会下层人民,后也指儿童。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得同他们共处的。 这是古代儒家歧视妇女和劳动人民的错误观点。语出《论语.阳货》:“子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鲁迅《

  • 鲙虫

    《三国志.华佗传》:“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

  • 星媛

    源见“牛郎织女”。指织女。宋吴文英《绕佛阁.赠郭季隐》词:“蒨霞艳锦,星媛夜织,河汉鸣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