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强弩之末

强弩之末

弩(nǔ努):利用机械力量射箭之弓弩。此典指强劲弓弩射出之箭,飞行到最后就没有力量了。后以此典比喻本来很强大的力量,到最后衰微,起不了作用。汉武帝时,北方匈奴(游牧民族)派人来汉请求和亲(少数民族首领与汉族封建王朝为达到某种政治意向而通婚),汉武帝交给群臣讨论,有的大臣认为汉朝与匈奴和亲,不过几年,匈奴就违背盟约,不如起兵攻击他。御史大夫(管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仅次于丞相之中央最高长官)韩安国说:“到千里以外去作战,军队不能取得胜利。现在匈奴凭借军马之充足,怀着禽兽般之贪心,迁移如同群鸟快飞,难以制服。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不能认为广阔,拥有它的人众不能算作强大,从上古起就不内属为汉人。汉军到几千里外去争夺利益,就会人马疲乏,敌人就能以全面优势来制服汉军之弱点。况且强弩发射之箭飞行到末程,箭头也穿不过薄绢了;猛烈狂风吹到最末尾,风力吹不起鸿雁的羽毛。并不是开始不强劲,而是到最后力量衰弱了。进攻匈奴不便利,不如实行和亲。”群臣发言的多数附和韩安国,于是汉武帝允许实行和亲。此典又作“强箭射鲁缟”、“强弩末”、“力穷鲁缟”。

【出典】:

史记》卷108《韩长孺列传》2861页:“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倚恃)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上古不属(不内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pí疲,通“疲”),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最终),矢(箭)不能穿鲁缟(gǎo稿,鲁国出产之一种白色生绢,以轻薄著称);冲风(猛烈狂风)之末,力不能漂(通“飘”)鸿毛(鸿雁羽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例句】:

汉·班固《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唐·韩愈《荐士》:“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宋·范成大《廛居久不见山》:“俸余强弩末,家事空囊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者也。” 明·李东阳《送宋民止绵州学政》:“力穷鲁缟心犹壮,望入蓬山路始难。”


偏正 弩,古代用扳机射箭的弓。末,射程的末梢。强劲的箭,射过一定的射程,便没有杀伤力了。比喻强大的力量已衰竭,不能起什么作用了。语本《史记·韩长孺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汉书·韩安国传》作“强弩之末”。鲁迅《伪自由书》后记:“礼拜六派文人之在今日,已不敢复以‘礼拜六’的头衔相号召,盖已至~的时期了!”△贬义。 用于形容力量。↔势不可当。也作“强弩末势不能穿鲁缟”、“强弩之极”。


【典源】 《史记·韩长孺列传》:“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 (pi),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汉书·韩安国传》亦载,作“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今译】 汉代韩安国字长孺,在朝廷上论述与匈奴和战事宜时讲,汉军跋涉数千里去与匈奴作战,人马疲惫。犹如强劲的弓弩射出的箭,飞到最后连鲁地的薄绸子也穿不透; 猛烈的风,刮到最后连鸿毛也吹不动。这是因为末尾的力量已变衰弱之故。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本来强大的力量已经微弱。

【典形】 力穷鲁缟、强箭射鲁缟、强弩末。

【示例】

〔力穷鲁缟〕 明·李东阳《送宋民止绵州学政》:“力穷鲁缟心犹壮,望入蓬山路始难。”

〔强箭射鲁缟〕 唐·韩愈《荐士》:“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强弩末〕 宋·范成大《廛居久不见山》:“俸余强弩末,家事空囊涩。”


【词语强弩之末】  成语:强弩之末汉语词典:强弩之末

猜你喜欢

  • 风姨

    源见“封姨”。又《北堂书钞》卷一四四引《太公金匮》:“风伯名姨。”因以指风。宋刘克庄《送雷宜叔右司追录》诗:“东皇太乙方行令,寄语风姨且霁威。”元张可久《水仙子.春晚》曲:“日高初睡起,扫残红怨煞风姨

  • 同舟共命

    源见“同舟共济”。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〇二回:“占光又催着道:‘我们此刻,统共一十四个人,真正同舟共命,务求大家想个法子,脱了干系才好!’”并列 比喻境遇相同,利害一致。《

  • 买赋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

  • 鲁国髽

    《左传.襄公四年》:“藏纥救鄫,侵邾,败于孤骀。国人逆丧者皆髽。鲁于是乎始髽。”晋.杜预注:“髽,麻发合结也。遭丧者多,故不能备凶服,髽而已。”髽,音zhuā。春秋时,邾国战胜鲁国,鲁人死伤甚多,国内

  • 覆酒瓮

    同“覆酱瓿”。《晋书.左思传》:“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词语覆酒瓮】   汉语大词典:覆酒瓮

  • 宋玉逢秋

    同“宋玉悲秋”。唐赵嘏《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诗:“宋玉逢秋空雪涕,净名无地可容床。”【词语宋玉逢秋】   汉语大词典:宋玉逢秋

  • 靡然向风

    同“靡然顺风”。南朝 梁陆倕《石阙铭》:“乃正六乐,治五礼……于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人识廉隅,家知礼让。”其他 靡然,倒下的样子。向风,闻风仰慕。形容群起效法,成为风气。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或徒

  • 诃佛骂祖

    诃( ㄏㄜ hē 喝):即“呵”,大声喝叱。斥骂佛祖。释家每有词佛骂祖之语,意图为学人解除桎梏束缚,解放思想。《五灯会元》:“德山宜鉴禅师抵沩山,山至晚,问首座今日新到在否?座曰:‘当时背却法堂,

  • 馀子

    源见“目无馀子”。其余的人。指不如所称扬者。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柳宗元》:“工诗,语意深切,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馀子所及也。”

  • 司马援琴

    源见“琴挑文君”。指才子求偶。清 吴卿弼《尾犯序.双头莲曲将荫梧席上作》套曲:“总不是濯锦池边,临邛道上,司马援琴,文君卖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