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 俎,砧板。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任人宰割。比喻处境困难,命运交由他人支配。蔡敦祺《林则徐》(上):“从此国土破缺,寇盗纷至,吾国将成列寇~了!”△贬义。多用于描写处境方面。也作“俎上肉”。
同“雪中棹”。唐杜甫《夜》诗之一:“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
源见“羊枣昌歜”。用菖蒲根切成小段腌制的咸菜,有人嗜食之。借指人所偏爱之物。清周亮工《追报亡友黄汉臣书》:“若谬许声气,于亮有菖歜之嗜者,启予荒芜。”【词语菖歜】 汉语大词典:菖歜
同“凭轼平齐”。唐魏徵《述怀》诗:“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同“抱璧双刖”。宋陆游《书幸》诗之二:“既逃申公钳,又异卞和刖。”
《三国志.魏书.王粲》:“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注:粲曾祖
佛家语。朗照宇宙叫做眼,包涵万有叫做藏。中国禅宗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为始祀,迦叶得佛的正法眼藏,遂以正法眼藏为教外别传的心印。《释氏稽古略》:“佛在灵鹫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花持以献佛。世尊拈花示众
亦作“螳臂挡车”。比喻自不量力,而轻就敌。《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当:挡。
《五灯会元》卷一“东土祖师”:“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面壁”本是佛教用语,原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后引申用指钻研功夫,称人造诣精深技艺纯熟叫做“面壁功深”。
原作“心腹之疾”,形容祸患不在外部,而是隐藏于内部要害部位的敌人。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计划出师伐齐。越王句践听说后,亲率臣下至吴朝拜并向吴王及吴国大夫都送了厚礼。吴国君臣皆大欢喜,只有伍子胥非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