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修名之不立
修:本义是“长”,引申为“美”。 惟恐美名不能树立。 表示要修炼品德,爱惜名声。语出《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隋.炀帝萧后《述志赋》:“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
修:本义是“长”,引申为“美”。 惟恐美名不能树立。 表示要修炼品德,爱惜名声。语出《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隋.炀帝萧后《述志赋》:“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
源见“马上得天下”。指征战打天下。宋辛弃疾《六幺令.用陆氏事送玉山令陆德隆》词:“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陬(zōu)隅跃清池。’桓问:‘陬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陬隅。’桓公曰:‘作诗
源见“三足乌”、“蟾蜍”。指日月。唐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诗:“乌蟾俱沉光,昼夜恨暗度。”亦指时光。宋梅尧臣《和岁除日》:“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词语乌蟾】 汉语大词典:乌蟾
《南史.范晔传》:“吾于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异邪。其中体趣,言之不可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后因以比喻语言中隐含着的深意。偏正 琴声停止后的余音
同“犁庭扫穴”。清钱谦益《佟氏幽愤录序》:“筹边料敌,画灰聚米,慨然有扫犁之志。”【词语扫犁】 汉语大词典:扫犁
同“腰恒折”。宋陈与义《元方用韵见寄》之二:“不辞彭泽腰常折,却得邯郸梦少留。”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登天遨游。唐韩偓《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诗:“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
《初学记》卷十八引晋张隐《文士传》:“祢衡有逸才,少与孔融交,时衡未满二十,而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忘年殷勤。”《后汉书.祢衡传》亦有类似记载。后因以“忘年交”指才德相契,不拘年龄、行辈而结成的知交。清
源见“司马昭之心”。指人所共知的野心。清黄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铭》:“尾大末强,路人皆知,不敢声扬,公独奋笔。”《野叟曝言》七二回:“秦桧之恶,路人皆知。”主谓 过路人个个都知道。比喻人所共知。语本《汉
石渠即石渠阁,在长安未央宫大殿的北面,是汉朝皇宫内藏书之处。是汉初丞相萧何提议建造的,收藏入关后所得秦朝的各类珍贵图书典籍。因宫殿下石为渠以导水,故称石渠阁。汉宣帝时,曾征召著名学者刘向在石渠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