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膏止火

投膏止火

膏:油脂。用油浇火。比喻举措不当,适得其反。出自五代时后唐大臣安重诲的事迹。安重诲(?-931年)应州(今山西应县)人。少年时便跟随后唐明宗做事。明宗即帝位后,为兵部尚书,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后又升任侍中兼中书令。他自以是佐命功臣,恃功骄傲,独断专行。虽然做过一些尽忠补益之事,却也做出不少无法弥补的错误决断:如听信韩玫的谮言而反对接受钱镠(liú流)称臣;怀疑李从珂(kē苛)谋反,便指使其手下将领杨彦温将其拒之于城外,后又派人杀掉彦温以灭口;不信任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和东川节度使董璋,屡派亲信将精兵入川监视他们,最终导致二人的反叛,等等。结果导致四方骚动,师旅并兴,正如投膏止火,适得其反。后被唐明宗所杀。

【出典】:

新五代史》卷24《唐臣传第十二·安重诲传》253页:“重诲既以天下为己任,遂欲内为社稷之计,而外制诸侯之强。然其轻信韩玫之谮,而绝钱镠之臣;徒陷彦温于死,而不能去潞王之患;李严一出而知祥贰,仁矩未至而董璋叛;四方骚动,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此所谓独见之虑,祸衅所生也。”


连动 膏,油。止,灭。浇油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措施不当,结果适得其反。《新五代史·安重海传》:“四方骚动,师旅并兴,如~,适足速之。”△多用于行为方面。→负薪救火 以水救水↔抽薪止沸


【词语投膏止火】  成语:投膏止火汉语词典:投膏止火

猜你喜欢

  • 口耳之学

    犹言耳食之学。从道听途说中知道一些皮毛而无实学的意思。意思是说,君子求学是耳朵听,心中领会,再通过身体力行加以实践,从而使其一切都可为后人取法。小人则不然,他们学习,只不过是耳朵进,嘴里出。口耳之间才

  • 汉宫姊妹

    源见“汉宫飞燕”。指赵飞燕姊妹。或用以咏花。宋赵以夫《贺新郎.芝山堂下兰开双花》词:“学得汉宫娇姊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宋周密《声声慢.逃禅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词:“妆额黄轻,舞衣红浅,西风又到

  • 鞠躬如也

    鞠躬:曲身。如:语末助词,相当于“然”。 形容谨慎恭敬的样子。语出《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摄齐升堂,鞠躬如也。……执圭,鞠躬如也。”宋.吴聿《观林诗话》:“近世丁谓诗有‘天门深九重,

  • 二顷负郭田

    同“二顷田”。元王祯《圃田》诗:“二顷负郭田,人上宁易取!”

  • 御朽

    源见“朽索驭马”。喻指危险。《隋书.房彦谦传》:“是以古之哲王,昧旦丕显,履冰在念,御朽兢怀。”【词语御朽】   汉语大词典:御朽

  • 沈腰

    《南史.沈约传》:“初,约久处端揆(旧指宰相。端,端首;揆,掌管,管理;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朝政,故称),有志台司(指低于宰相的尚书、御史等台官),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

  • 处囊脱颖

    源见“毛遂自荐”。喻显露或施展才华。清无名氏《偷甲记.侠愤》:“虽然万丈雄心,素有奋袂请缨之志;奈何一双饿眼,空寻处囊脱颖之机。”见“处囊露颖”。明·吾邱瑞《运甓记·藩府贺正》:“收一时豪杰,桃李悉植

  • 画地作狱

    同“画地为牢”。汉 刘向《说苑.贵德》:“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引作“画地为狱”。见“画地为狱”。汉·刘向《说苑·贵德》:“

  • 鷃鸿

    源见“榆枋之见”。鷃雀与鸿雁。两种大小悬殊的鸟。比喻人们才识的高下。元周伯琦《至正元年复科举乡贡进士纪事》诗:“雠校稽鱼豕,铨题辨鷃鸿。”

  • 船如天上坐

    好像坐船在天上行驶。 形容水天一色的情景。语出唐.沈佺期《钓竿篇》:“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