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翁化俗

文翁化俗

汉书.文翁传》载:文翁,汉 庐江 舒人。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在成都市中起学宫,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者用为郡县吏。每出巡视,率领学宫弟子同行,使传教令。蜀郡因此文风大振,教化大兴。后世用“文翁化俗”称颂地方官吏重视教化,移风易俗。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不封侯。”


【典源】 《汉书·文翁传》:“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閤。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繇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今译】 汉代文翁,年轻时勤奋好学,通晓《春秋》,被选拔为郡县官吏。景帝末年出任蜀郡太守,他为政仁爱重视教化,看到蜀地偏远而民风鄙陋,决心加以诱导。他挑选了十几名德才兼备的郡县小吏亲自训戒,又把他们送往京都,随博士受业,或学习法令。几年以后,这些人学成回蜀,文翁对他们分别委以要职,并考察实绩予以荐拔,有的人后来做了郡守、刺史。文翁还在成都修建官学,招收各县人的子弟做学生,学习好的补充郡县官吏,差一些的为孝弟力田。文翁出外视察常挑选学生同行,让他们做随从官吏使之传达命令,出入官府。县里的官吏百姓见了都很羡慕。这样不几年大家都争做官学弟子,富人甚至出钱为子弟求得,从此蜀地风气大变,在京求学的人跟齐鲁等地差不多相等了。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推广教化,治理有方。

【典形】 讲学文翁、文翁化俗、文翁讲肆、文翁教授、文翁儒化、文翁遗训、文翁分符、文翁之堂。

【示例】

〔讲学文翁〕 清·宋琬《送张蔚生明府之任剑州》:“讲学文翁今再睹,勒铭张载有新题。”

〔文翁化俗〕 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文翁讲肆〕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文翁讲肆之堂,英灵雾集。”

〔文翁教授〕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前贤。”

〔文翁儒化〕 唐·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猜你喜欢

  • 春击催花鼓

    源见“催花鼓”。形容音乐的高妙动人。《幼学琼林》卷一:“豪吟释子,夜敲咏月之钟;胜赏君王,春击催花之鼓。”

  • 淇澳

    同“淇奥”。明何景明《栖凤亭》诗:“至今遗爱思莱公,万古看诗想《淇澳》。”【词语淇澳】   汉语大词典:淇澳

  • 还璧

    源见“完璧归赵”。归还原物或辞谢赠物的敬辞。《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既然庚帖返去,原聘也必然还璧。”明李贽《答李惟清书》:“若留阿堵物于囊中,或有旅次之虞,怀资之恐,重为兄忧,未可知矣。幸察余

  • 蹈春冰

    源见“虎尾春冰”。比喻身陷险境。宋陆游《示二子》诗:“岂不怀荣畏友朋,一生凛凛蹈春冰。”

  • 鸟音

    《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赵岐注:“鴃,博劳鸟也。”后以“鸟音”比喻难懂的语言。古多指四夷外国之语。清黄遵宪《香港感怀》诗之五:“民气多羶行,夷言学鸟音。”【词语鸟音】  

  • 呼酒新丰

    源见“新丰客”。形容穷士的旷达豪爽。元周权《次韵令尹解官归九江》:“解官彭泽如元亮,呼酒新丰似马周。”

  • 易水别

    源见“燕市悲歌”。借指生离死别。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 灵鹊填桥

    同“乌鹊填桥”。卢前《哨遍.恼毛女峰》套曲:“已然无波古井如心水,还要灵鹊填桥托凤俦。”

  • 锦瑟

    唐代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谓瑟上绘文如锦。后因以“锦瑟年华”借喻青

  • 训祀

    《书.高宗肜日》:“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孔传:“祭祀有常,不当特丰于近庙,欲王因异服罪而改修之。”后因以“训祀”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