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治国。不朽之盛事:谓立言可以不朽。 文章是有助于治理国家的大业,是传之万世而不朽的盛事。 说明文章的价值。语出三国.魏文帝《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
源见“燕市悲歌”。指豪侠之士所奏演的悲壮之声。清黄景仁《将之京师》诗:“吴市箫声燕市筑,一般凄断有谁怜?”
静:审慎,仔细。言:语助词,读为“焉”。 仔细地思考。语出《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又《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魏书.程骏传》:“饥寒切身,易子而食,静言思之,实怀叹
传说鸟曾为夏禹耘草。《文选.左思.吴都赋》:“象耕鸟耘,此之自与。”李善注引《越绝书》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词语鸟耘】 汉语大词典:鸟耘
源见“墓木已拱”。婉指人逝已久。南朝 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唐白居易《六十六》诗:“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词语拱木】 汉语大词典:拱木
南朝 梁吴均《咏宝剑诗》:“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后因以“三尺水”指剑。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词语三尺水】 汉语大词典:三尺水
参见:婪尾【词语婪尾酒】 汉语大词典:婪尾酒
《魏书.杨椿传》:“椿临行,诫子孙曰:‘……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后因以“同盘”为兄弟友爱相处之典。宋王安石《寄和甫》诗:“忆得此时花更好,
《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两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孔子的祖先正考父,以沿墙而走,来表明自己谦恭卑退的为人恣态。后用为咏为人谦
源见“弹冠相庆”。比喻希望得到友人的提携。唐罗隐《酬高崇节》:“犹赖君相勉,殷勤贡禹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