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望洋兴叹

望洋兴叹

原指看见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今多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无从着手,而感到无可奈何。秋天时节,大水漫溢,很多小河流水注入大河,水势浩浩荡荡,淹没沙洲,不辨对岸牛马。这时,河伯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美景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势,一直向东,到了北海,向东一望,茫茫大海,不见崖岸。这时,河伯才改变了态度,望着大海对海神叹道,俗话说,懂得一点道理,以为谁也不如自己,正是说的我这样的人啊,而且,我听说,有的人竟然瞧不起孔子和伯夷,起初,我还不信,现在我看到你无边无际,才知道这是真的了。我若不来你这里,就危险了。将要被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所耻笑了。

【出典】: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诸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己莫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例句】:

元·吴莱《次定海候涛山》:“寄言漆园叟,此去真望洋。” 清·刘坤一《致胡筱蘧侍郎》:“若复畏繁难,慎讥笑,势必中止,将来逾远逾湮,虽班马复生,亦徒望洋兴叹。”


连动 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现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语本《庄子·秋水》:“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例]《顺天时报》载北京群才胡同附中主任欧阳晓澜女士不许剪发之女生报考。致此等人多有~之概云云。※兴,不读作xìng。△贬义。描写人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仰屋兴嗟 ↔自强不息。也作“望洋惊叹”。


【词语望洋兴叹】  成语:望洋兴叹汉语词典:望洋兴叹

猜你喜欢

  • 迎刃以解

    同“迎刃而解”。《中国近代文论选.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准此推之,以真理诘幻状,以实验捣虚情,虽举国若狂,万人同梦,而迎刃以解,涣然冰消。”见“迎刃而解”。《中国近代文论选·论科学之

  • 人去楼空

    源见“杳如黄鹤”。表达面对旧居怀念故人之意。清纳兰性德《百字令.废园有感》词之四:“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巴金《随想录.在尼斯》:“女主人公孤零零地消失在凄清的寒夜里,那种人去楼空的惆怅感觉一直折

  • 风鹤

    同“风声鹤唳”。明张煌言《上鲁国主启》:“若轻为移跸,则风鹤频惊,臣罪谁诿?”清 陆云标《庚申岁陈墓镇记略》:“乃惊魂未定,风鹤频闻。”【词语风鹤】   汉语大词典:风鹤

  • 口耳之学

    犹言耳食之学。从道听途说中知道一些皮毛而无实学的意思。意思是说,君子求学是耳朵听,心中领会,再通过身体力行加以实践,从而使其一切都可为后人取法。小人则不然,他们学习,只不过是耳朵进,嘴里出。口耳之间才

  • 鞭墓

    源见“鞭尸”。又《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鞭墓,谓以鞭击墓。意在鞭挞死者,报仇雪恨。《后汉书.苏不韦传》:“〔伍子胥〕但鞭墓戮尸,以舒其愤,竟无手刃后主之报。”清顾炎武《

  • 松菊荒

    同“松荒三径”。宋陆游《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诗:“万钟会作梦幻过,三径空叹松菊荒。”

  • 辍舂哀

    《史记.商君列传》:“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gǔ黑色公羊)大夫之德也。”五羖大夫是楚人百里奚,由于他在秦国执政时,大得民心,故他死之后,秦人痛哭,儿童不唱歌,舂谷时

  • 鸱鸢吓雏

    同“鸱鸮吓雏凤”。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鵷鹭方求侣,鸱鸢已吓雏。”

  • 他山之攻

    比喻借助外力,弥补不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 “甲申之年,竟罹于难,岁岁飘蓬。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实欲借良朋以快之耳。” 参见:○他山之石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聊

  • 圯桥诺

    源见“圯桥进履”。指答应在圯桥相会的诺言。清顾炎武《子房》诗:“遂赴赤松要,无负圯桥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