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楚策四》载:汗明对春申君说:“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
亦作“不食人间烟火”。烟火食:熟食,世俗食物。道家以为神仙是不吃烟火烧煮的食物的,因以喻人有道气或仙气。或比喻与世俗不同,有高尚情操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旧时用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赵自
意有不平。《庄子.在宥》:“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卓鸷:行有不平。盗跖:战国初农民起义领袖,名跖,旧时冠以污蔑性的“盗”字。曾、史:曾参(孔子弟子)和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
同“龋齿笑”。清唐孙华《陆放翁集中有笑诗戏用其题作长句一首》:“龋齿半含迷乘氏,绛唇才动眩阳城。”【词语龋齿】 汉语大词典:龋齿
同“废蓼莪诗”。清顾炎武《梓潼篇赠李中孚》诗:“尸饔常并日,废蓼拟填沟。”
同“锦步障”。唐王勃《春思赋》:“锦障萦山,罗帏照野。”【词语锦障】 汉语大词典:锦障
《易.咸》:“六二,咸其腓,凶。居吉。”朱熹本义:“腓,足肚也。欲行则先自动,躁妄而不能固守者也……故其占动凶而静吉者也。”后因以“咸腓”谓妄动。明 王錂《春芜记.忤奸》:“追思起不觉令人恨转增,一时
源见“相濡以沫”。比喻处困境之中,尽微力相互抚慰。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虽涸鳞濡沫,不觖望于鲸波;而决羽抢榆,颇思迁于莺树。”
《汉书.王褒传》:“王褒字子渊,蜀人也。……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传,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征褒。……上令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顷之,擢褒为谏大夫。”
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下《梁鸿列传》:“闻而聘之。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下请,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