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梨园弟子

梨园弟子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在梨园中学习歌舞的艺人,即为梨园弟子。后来又将戏班称为梨园,将戏剧艺人称为梨园弟子。出自唐玄宗事迹。唐玄宗(685-762年),又称唐明皇,本名李隆基。712-756年在位。他在位的初期励精图治,任用贤相姚崇、宋璟等,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发展经济的措施,使社会繁荣安定,史称“开元之治”。但后期却怠于政事,纵情享乐。曾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习于梨园,亲自予以指导,号“皇帝梨园弟子”。又选宫女数百,居宜春北院,亦号“梨园弟子”。

【出典】:

新唐书》卷22《礼乐志12》476页:“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

【例句】:

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9卷:“是时,宫中最重木芍药,是扬州贡来的……玄宗天子移植于沉香亭前,与杨贵妃娘娘赏玩,诏梨园弟子奏乐。”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30回:“择于五月初三日,莫愁湖湖亭大会。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偏正 梨园,唐玄宗时设在长安宫廷中教授乐曲的地方。后泛指戏班。原指唐玄宗时的宫廷歌舞艺人。后泛称戏曲演员。《新唐书·礼乐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宫女数百,亦为~,居宜春北院。”△多用于表示戏曲演员。也作“梨园子弟”。


【词语梨园弟子】  成语:梨园弟子汉语词典:梨园弟子

猜你喜欢

  • 深厉浅揭

    《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毛传:“以衣涉水为厉。谓由带以上也;揭,褰衣也。”谓渡浅水,可撩起衣服过去;渡深水,撩衣也无用,干脆连衣下水。比喻行动要因时、因地制宜,不可拘于常规。并列

  • 长源公

    《旧唐书.玄宗纪下》:“〔天宝六载〕封河渎为灵源公,济渎为清源公,江渎为广源公,淮渎为长源公。”后遂以“长源公”称淮河之神。亦指长江之神。唐李白《为宋中丞祭九江文》:“谨以三牲之奠,敬祭于长源公之灵。

  • 陆贾分橐

    同“陆贾分金”。唐李瀚《蒙求》:“二疏散金,陆贾分橐。”【词语陆贾分橐】  成语:陆贾分橐汉语大词典:陆贾分橐

  • 不蔓不枝

    枝,也作“支”。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原指莲梗的不旁生枝节,后多借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简洁流畅而能

  • 菊醴

    同“菊花酒”。唐于经野《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桂筵罗玉俎,菊醴溢芳樽。”【词语菊醴】   汉语大词典:菊醴

  • 雨后春笋

    宋张耒《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后因以“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邹韬奋《患难馀生记》二章:“实施宪政的提案有如雨后春笋。”柳青《创业史》一部十五章:“而如雨后春笋的城市

  • 登仙鸡犬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讽喻仗势飞黄腾达的小人。文湘芷《甲寅冬日感怀依韵和河西葛在廷》之一:“当道豺狼憎客瘦,登仙鸡犬比人肥。”

  • 敛怨以为德

    敛:聚积。 群聚怨恨之人把他们当作有德行而加以任用。语出《诗.大雅.荡》:“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孔颖达疏:“敛怨以为德,谓聚群不逞作怨之人,谓之为有德而任用之。”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 倒载接䍦

    同“倒着接䍦”。载,通“戴”。清宋琬《岘山和吴见末》诗:“倒载接䍦须尽醉,时人莫拟汉江游。”

  • 河鱼天雁

    源见“鱼传尺素”、“雁足书”。借指传递书信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回:“意马心猿萦梦寐,河鱼天雁托音书。”并列 相传鱼雁能传书,故以“河鱼天雁”借代送信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5回:“意马心猿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