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汗流浃背

汗流浃背

大量出汗,湿透背脊,形容恐惧、惊惶时的状态。浃:湿透。《后汉书.伏皇后纪》:“(曹)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胜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虎贲:宫廷卫士。浃:亦作“洽”。一作“汗牛洽背”。


主谓 大汗淋漓,湿透背脊。多用于形容十分紧张或惊恐。《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自后不敢复朝请。”邓贤《中国知青梦》:“他~,胸脯起伏,火辣辣的太阳放肆地炙烤他骨骼凸起的背脊。”△多用于形容人惊惧的样子。→汗如雨下 汗流浃体 挥汗如雨 ↔天寒地冻。也作“汗出浃背”、“汗出洽背”、“汗出沾背”、“汗流夹背”、“汗流洽背”、“浃背汗流”、“流汗浃背”。


解释浃:遍,满。指汗出得多,湿遍脊背。也常用来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

出处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曹)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东汉末年,汉献帝迁都到了许昌。但从此开始,皇帝只是空守皇位而已,皇帝的护卫和侍从,没有一个不是曹操的朋党、故旧、姻亲。议郎赵彦曾经向汉献帝陈述时弊,提出自己的对策,遭到曹操的憎恶而被杀害。类似的事情很多,汉献帝和许多老臣都非常气愤,但又无可奈何。

曹操有一次因事进入殿中见汉献帝,汉献帝忍不住内心的气愤,对他说:“你若能辅佐我,就好好地对待我;若不然,请你开恩把我废了吧。”曹操听了大惊失色,跪地恳求,请求让自己出去。因为汉代旧有的制度规定,三公佩戴兵器朝见天子时,要命令虎贲勇士持刀挟持在他的两侧。曹操出殿之后,环顾左右,已经吓得汗水湿遍了脊背。从此以后,曹操再也不敢前去当面朝见汉献帝了。

在《汉书·王陵传》中还有一个与之相似的“汗出洽背”。讲的是西汉初,陈平和周勃诛杀了吕氏,保全了汉室,立刘恒为汉文帝。陈平认为周勃在平定诸吕中功劳最大,就建议文帝拜周勃为右丞相,自己退居左丞相。过了一段时间,文帝亲政时问周勃:“天下一年判决多少犯人?”周勃答不出来。文帝又问:“国家一年的收支情况如何?”周勃又答不出来,以至于“汗出洽背”。文帝这时就问陈平,陈平的回答让文帝很满意。罢朝后,周勃觉得自己确实不如陈平,就辞掉了官位,由陈平一人当丞相,总理国家大事。

近义汗流满面

例句

我们一抵达曼谷机场,立即被扑面而来的热浪包围,个个汗流浃背,真正领略到了泰国的热。


【词语汗流浃背】  成语:汗流浃背汉语词典:汗流浃背

猜你喜欢

  • 魏文手巾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博物志》曰:“帝善弹棊,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棊。”据《三国志》记载,魏文帝善弹棋,并能用手巾角拂棋。后将“魏王手巾”用作喻

  • 通子守梨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责子》诗:“唯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晋诗人陶潜曾在《责子》诗中指出幼子通不爱读书,只喜欢吃梨与栗。后遂用为咏幼子之典。唐.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

  • 休明鼎尚重

    源见“问鼎”。谓王位不可图谋。南朝 梁庾肩吾《乱后行经吴御亭》诗:“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

  • 通天台

    《史记.封禅书》:“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乃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仙神人之属。……天子为塞河,兴通天台。……”汉武帝一生好求仙,故筑祠阁,奉巫供神,修高楼崇台,以迎仙神。

  • 晨钟暮鼓

    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常挂情。”佛寺中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后以表示时光推移。宋陆游《短歌行》诗:“百年鼎鼎事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亦表示警悟爱惜时日。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玉红

  • 蒲鞯

    源见“牛角挂书”。本指铺在牛背上的蒲草垫子,后以代指所骑之牛。元贡师泰《为郭宗道祭酒题韩滉移居图》诗:“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鞯。”【词语蒲鞯】   汉语大词典:蒲鞯

  • 千日中山酒

    同“千日酒”。明袁宏道《中山刘刺史邀饮西溪》诗:“携将千日中山酒,来醉西溪六月花。”

  • 殿上虎

    对敢谏之臣刘安世的称谓。刘安世(1048-1125年)字器之,宋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神宗熙宁进士。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由吕公著推荐为右正言,累迁左谏议大夫。他身材魁伟,声

  • 牛下

    同“牛角之歌”。宋晁补之《满庭芳》词:“却笑当年牛下,轻自许、激烈寒讴。”【词语牛下】   汉语大词典:牛下

  • 泣珠人

    源见“鲛人泣珠”。指边远蛮夷之人。唐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诗:“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