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江花谢草

江花谢草

太平御览》卷三九八“人事部”“吉梦”下引《梁书》:“江淹少梦见人授之五色笔,因而有文章。后十余年,忽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前借君笔,可相还。’淹梦中探怀中笔,自此后,不复有文章。时称淹才尽。”

又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说:“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江淹梦笔有五彩,恰如李白笔端生花,后因有“江花”之称。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法曹参军谢惠连”引《谢氏家录》:“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

这就是“江花”“谢草”的来历。后因以“江花谢草”或“谢草江花”喻指文思大进。若用“池塘生春草”则作为苦思作诗得佳句的典故。

唐.李商隐《县中恼饮席》诗:“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阳河一县花。”刘禹锡《裴侍郎大尹雪中遗酒一壶,兼示喜眼疾平一绝,有闲行把酒之句,斐然仰酬:“若倾家酿招来客,何必池塘春草生。”

宋.辛弃疾《鹧鸪天》词“木落山高一夜霜”中有:“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


猜你喜欢

  • 河间得书多

    《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

  • 金莲炬

    同“金莲花炬”。金陈庾《吊麻信之》诗之二:“君恩未赐金莲炬,天阙俄成白玉楼。”【词语金莲炬】   汉语大词典:金莲炬

  • 荆王晓梦

    同“荆王梦”。宋周紫芝《五月二十日晚雨勿晴》诗:“荆王晓梦只须臾,神女乘鸾逐云散。”

  • 任末题衣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六:“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嶮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

  • 刮眼膜

    源见“金篦刮目”。喻指另眼相看。宋陆游《赠苏召叟》诗:“才华刮眼膜,文字愈头风。”

  • 楯墨

    同“磨楯鼻”。宋苏轼《送曹辅赴闽漕》诗:“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干。”【词语楯墨】   汉语大词典:楯墨

  • 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迳直,直接。云帆:形容帆大如云。济:渡。 迳直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形容追求理想,一往无前的气势。语出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朱晴方《难

  • 泰山小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用秋毫之末为最大,泰山为最小,来说明不要局限在感官认识上去比较事物表面上的数量差别,而是要通过抽象思维去认识一切

  • 黄犬之叹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时,李斯被赵高馋,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后以“黄犬之叹”用为悲叹被馋

  • 兰神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