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沙丘鲍鱼

沙丘鲍鱼

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北。鲍(bào报)鱼:盐腌之干鱼,有臭味。 此典指秦始皇外游途中病死于沙丘。后以此典指秦始皇死亡。天热,尸臭,用盐腌之干鱼装载尸车上,混淆尸臭。 秦始皇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大平台)逝世。丞相李斯因为皇上在外地逝世,担心皇子们和全国发生变乱,便隐密这件事,不发表丧亡之信息。把棺材装在辒(wēn温)凉车中,让秦始皇生前宠幸的宦官作陪乘,所到之处,皇上进餐及百官报告政务照常。宦官就在辒凉车中批准他们的报告。碰上暑天,秦始皇的尸体在辒凉车中发臭,就命令侍臣调车装载一担盐腌之干鱼,用来混淆尸臭。此典又作“鲍鱼辙”、“鲍鱼载沙丘”、“鲍鱼腥”、“辒凉骨臭”、“西归有鲍鱼”。

【出典】: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64页:“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一种关门就温,开门就凉的卧车。因秦始皇棺载辒凉车,后为丧车专名)中,故幸宦者参乘(陪乘的人),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shí时,古读;dàn旦,今读。容量十斗为一石。老秤一百二十斤为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例句】:

唐·常楚老《祖龙行》:“祖龙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随鲍鱼辙。” 宋·陆游《寓怀》:“鲍鱼载沙丘,鹿马献阿房。” 清·张映斗《咸阳》:“沙丘一夕鲍鱼腥,东海神仙竟杳渺。” 清·徐夔《观秦丞相李斯邹峰山碑》:“辒凉骨臭已千载,何况金石埋烟霏。” 清·吴殳《秦》:“鞭桥东去无灵药,骖乘西归有鲍鱼。”


【典源】《史记·秦始皇本纪》:“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 (李)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今译】 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丞相李斯认为始皇死在外地,恐怕诸公子及天下各地乘机生变,将死讯隐瞒住。不发丧。尸棺仍放在始皇乘的辒凉车中,由宠幸的宦官陪乘,照常送饮食。百官也照旧向车奏事,由宦官在车中批奏。当时正逢暑天,尸体发臭,于是让从官在车上放一石鲍鱼,来掩盖尸体的臭味。

【释义】 后以此典指秦始皇死,秦灭亡。

【典形】 鲍鱼腥、鲍鱼载沙丘、鲍鱼辙、辒凉骨臭、西归有鲍鱼、鲍鱼之臭、沙丘狼狈、辒辌东来。

【示例】

〔鲍鱼腥〕 清·张映斗《咸阳》:“沙丘一夕鲍鱼腥,东海神仙竟杳渺。”

〔鲍鱼载沙丘〕 宋·陆游《寓怀》:“鲍鱼载沙丘,鹿马献阿房。”

〔鲍鱼辙〕 唐·常楚老《祖龙行》:“祖龙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随鲍鱼辙。”

〔辒凉骨臭〕 清·徐夔《观秦丞相李斯邹峰山碑》:“辒凉骨臭已千载,何况金石埋烟霏。”

〔西归有鲍鱼〕 清·吴殳《秦》:“鞭桥东去无灵药,骖乘西归有鲍鱼。”


猜你喜欢

  • 紫泥诏

    同“紫泥书”。唐白居易《玉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词语紫泥诏】   汉语大词典:紫泥诏

  • 负荆请罪

    此典指蔺(lìn躏)相如顾全大局而忍让及廉颇坦诚认错赔罪的故事。后以此典比喻顾全大局,忍让小忿;或向人认错,请求宽恕,不计嫌怨。蔺相如,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曾是宦官头目缪(miào庙)贤的家

  • 电绕璇枢

    同“电绕枢光”。宋陈亮《点绛唇.圣节》词:“电绕璇枢,此时昌运生真主。庆联簪组,喜气生绵宇。”【词语电绕璇枢】  成语:电绕璇枢汉语大词典:电绕璇枢

  • 惊荒鸡

    源见“闻鸡起舞”。谓为鸡鸣声惊起,及时奋发。清归庄《董榕庵招集郊居》诗:“息影只今同病鹤,壮心空复惊荒鸡。”

  • 待贾而沽

    亦作“待价而沽”。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出《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金宝》:

  • 老龙吉

    《庄子.知北游》:“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訑,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老龙吉是

  • 管宁栖辽海

    《三国志.管宁传》:“天下大乱,〔管宁〕闻公孙度令行於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

  • 凌烟像

    同“凌烟画像”。宋刘辰翁《摸鱼儿.寿王城山》词:“凌烟像,空倚临风玉树。”【词语凌烟像】   汉语大词典:凌烟像

  • 夜雨对床

    唐.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雨夜,复此时床眠。”夜雨声里,同床谈心。后因以“夜雨对床”用为兄弟或亲友久别重逢,彻夜欢聚的典故。宋.苏轼《东坡诗.卷十六.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 不知其人视其友

    见〔欲知其人视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