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洗兵雨

洗兵雨

源见“洗兵”。指洗涤兵器之雨,表示战争结束。明高启《赠步炼师祷雨》诗:“更烦夜起把天瓢,翻作东南洗兵雨。”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十引 《六韬》曰:“文王问散宜生:‘卜伐纣吉乎?’曰:‘不吉。’钻龟、龟不兆。数蓍(shi)交加而折。将行之日,而辎车至轸。行之日,帜折为三。散宜生曰:‘此卜四不祥,不可举事。’太公进曰:‘是非子之所知也。祖行之日,辎车至轸,是洗濯甲兵也。’”汉·刘向《说苑·权谋》亦有,谓是武王事,文有不同。

【今译】 周文王问臣子散宜生:“伐纣的占卜吉吗?”散宜生说:“不吉。”钻龟来卜,龟甲不显示兆文。用蓍草卜,几根蓍草交在一起折断。军队将要出发之日,大雨将辎重车后的横木都没了。出发的那天,旗杆折为三截。散宜生说:“这预兆四次不祥,不能举事。”太公望说:“这你就不懂得了。祭路出发之日,雨下得没了车后横木,这是上天为我们洗濯武器甲胄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军队出征或告捷。

【典形】 洗兵、洗兵甘雨、洗兵雨、洗甲、洗甲兵、雨洗兵、净洗甲兵、洗净兵戈。

【示例】

〔洗兵〕 南朝梁·萧纲《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洗兵甘雨〕 清·黄景仁《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史官载笔书藏宬,洗兵甘雨倾蓬瀛。”

〔洗兵雨〕 明·高启《赠步炼师祷雨》:“更烦夜起把天瓢,翻作东南洗兵雨。”

〔洗甲〕 清·张景祁《望海潮》:“有僮花压酒,引剑风生。甚日炎州洗甲,沧海独波倾?”

〔洗甲兵〕 明·于谦《闻甘州等处捷报有喜》:“人间玉石铭勋业,天上银河洗甲兵。”

〔雨洗兵〕 清·唐孙华《进呈御览诗》:“日丽风清道,尘销雨洗兵。”


猜你喜欢

  • 东方朔割炙

    源见“割肉怀归”。指东方朔割肉怀归事。汉扬雄《解嘲》:“若夫蔺生收功于章台……东方朔割炙于细君,仆诚不能与此数子并。”

  • 八采

    ①泛指眉毛。宋柳永《御街行·圣寿》词: “九仪三事仰天颜,八采旋生眉宇。” ②借指帝王容貌。清邹容《革命歌》: “但要救民登衽席,不须八采与重瞳。” ●《孔丛子·居卫》: “昔尧身修十尺,眉分八采。”

  • 五月披裘

    源见“披裘负薪”。表示清廉孤高,轶群超俗。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庐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典源】 汉·王充《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

  • 水至清则无鱼

    同“清水无大鱼”。《晋书.郭璞传》:“故水至清则无鱼,政至察则众乖,此自然之势也。”主谓水过于清澈,鱼就难以生存。比喻人过于明察,就找不到同伴。亦比喻事物不可能绝对纯洁。说明对人对事都不可以要求过高。

  • 反裘伤皮

    同“反裘负薪”。《晋书.张骏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连动 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

  • 分茅赐土

    同“分茅列土”。清李渔《夺锦楼》五回:“不止分茅赐土,允宜并位于中宫。”并列 分封侯位和土地。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也非吾吝。”△多用于分封方面。→分茅列土 分

  • 行尸走肉

    喻庸碌无能,活在世界上徒具形骸而已。晋代王嘉《拾遗记.后汉》:“(任末)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并列 行尸,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但没有灵魂的肉体。比喻人

  • 白鸡梦

    《晋书.谢安传》:谢安“雅志未就,遂遇疾笃。……因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

  • 一掷千金

    同“一掷百万”。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混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负。”老舍《四世同堂》三十:“甘心作奴隶的人是不会豪放的;敢一掷千金的人必不肯由敌手下乞求一块昭和糖吃。”见“一掷百万”。秦牧《神速

  • 覆车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覆也。”古文中有“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和“前车覆而后车不诫”等语。后以“覆车”用作喻指不接受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