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烟云过眼

烟云过眼

比喻转瞬即过,不留痕迹。宋赵蕃《淳熙稿·观祝少林所藏画》诗: “烟云过眼还收去,怯似凭栏立久时。” ●宋苏轼《宝绘堂记》: “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生死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谬,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而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蓄: 收养。宋代苏轼看重读书绘画,轻视富贵生死。自己喜爱的东西被人拿走也不可惜。并认为这些东西犹如烟云掠过眼前,鸟声传过耳旁,虽高兴地欣赏,但一旦过去就不再惦念它了。


主谓 在眼边一飞而过的云烟。①比喻身外之物,不加重视。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忻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②比喻事物转瞬即逝,不留痕迹。清·黄景仁《小除日经厂市见王叔明画爱不克购归以志懊》:“~沙脱手,不知去落何人厨。”△多用于人生态度方面。也用以形容事物消失之快。→灰飞烟灭 雪泥鸿爪 ↔天长地久


【词语烟云过眼】  成语:烟云过眼汉语词典:烟云过眼

猜你喜欢

  • 一面如旧

    旧:旧交,老朋友。一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志趣相同,意气相投。典出晋张华事迹。张华(232-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南)人。少孤贫好学,器识弘扩,博闻强记,时人比之春秋时郑国

  • 平原君

    《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赵胜封于平原,故称平原君。后以“平原君”称喜贤好客公子。唐高適《邯郸少年行》:“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

  • 乳视

    《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按,形天亦作形夭、刑天。古代神话中有这样的传说:形天是被斩首之神,他以两乳当目,肚脐当口,仍不甘失败。

  • 直躬之信

    比喻一种拘泥不化、不近人情的小信。《吕氏春秋.仲冬纪.当务》,“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之上。上执而将诛之。直躬请代之,将诛矣,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

  • 灵涛

    源见“伍胥潮”。指钱塘潮。传说为伍子胥死后灵魂所驾的怒涛。唐徐凝《题伍员庙》诗:“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青山人不休。”【词语灵涛】   汉语大词典:灵涛

  • 商量

    商讨裁决。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政体》,“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后称与人商讨问题、交换意见为“商量”。【词语商量】   汉语大词典:商量

  • 杜甫死牛炙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杜甫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令尝馈牛炙白酒。后漂寓湘、潭间,羁旅憔悴于衡州耒阳县。颇为令所厌。甫投诗于宰,宰遂致牛炙白酒以遗甫。甫饮过多,一夕而卒

  • 南八不屈

    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三《张中丞传后序》:“(张)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事参见《新唐书.张巡传》。南八,即南霁云。唐人称呼人习惯于称排行,南霁云排行第八,故称。唐将南霁云从张巡

  • 苇苕系巢

    《荀子.劝学》:“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苕,苇花。蒙鸠将巢筑在芦苇之端,巢虽完美,但基础不固,故风至苕折,卵破子死,酿成祸

  • 襄王云雨

    同“襄王梦”。唐李白《襄阳歌》:“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