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琴得焦桐

琴得焦桐

源见“焦尾琴”。形容善于鉴拔良材。宋陈师道《何复教授以事待理》诗:“骥收盐坂车前足,琴得焦桐爨下声。”


【典源】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汉灵帝时,陈留蔡邕,以数上书陈奏,忤上旨意,又内宠恶之,虑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至吴,吴人有烧桐以爨 (cuan) 者,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焦,因名‘焦尾琴’。”《艺文类聚》卷四十四亦引,末有“有殊声焉”一句。《后汉书·蔡邕列传》亦载。

【今译】 汉灵帝时,蔡邕因触犯灵帝,而遁迹江湖,来到吴地。他见吴地有人用桐木烧火做饭,听到木头爆裂声,说:“这是做琴的良材啊。”取来做成琴,果然音色纯美,不同凡响。由于琴尾尚留有火烧的焦痕,故称为“焦尾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善于鉴拔人才; 也以“焦桐”等称良琴或素质优秀的人; 以“爨下焦”等比喻良材不得其用,遭受弃置。

【典形】 暗辨桐声、蔡邕琴、爨琴、爨桐、爨下焦、爨余、带火焦桐、焦琴、焦桐、焦梧桐、焦尾、琴得焦桐、琴桐、桐尾、尾半焦、薪余、邕琴、桐薪鸣灶、桐遇知音、爨余音、爨余材、爨下余、爨下声、炊爨得琴材、樵爨得孤桐、翠桐入爨、怜焦尾。

【示例】

〔暗辨桐声〕 唐·张籍《送杨州判官》:“闲怜鹤貌偏能画,暗辨桐声自作琴。”

〔蔡邕琴〕 清·陆圻《送朱生之秣陵》:“醉后难忘公瑾曲,愁来独抱蔡邕琴。”

〔爨琴〕 清·唐孙华《试院即事兼示同事》:“但愁袭锦收燕石,为爱清弦惜爨琴。”

〔爨桐〕 元·姚燧《新水令·冬怨》:“琴闲吴爨桐,箫歇秦台风。”

〔爨下焦〕 宋·陆游《书怀》:“青黄未胜沟中断,宫徵何殊爨下焦?”

〔爨余〕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岂若听清音于爨余,则枯桐发响。”

〔带火焦桐〕 唐·刘禹锡《答杨八敬之绝句》:“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

〔焦琴〕 宋·刘过《贺新郎·去年秋余试牒四明》:“人道愁来须��酒, 无奈愁深酒浅。但托意焦琴纨扇。”

〔焦桐〕 唐·张祜《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

〔焦尾〕 唐·顾况《谢王郎中见赠琴鹤》:“此琴等焦尾,此鹤方胎生。”

〔琴得焦桐〕 宋·陈师道《何复教授以事待理》:“骥收盐坂车前足,琴得焦桐爨下声。”

〔琴桐〕 清·唐孙华《刘韦斋学博于讲舍》:“事等琴桐爨,形惭社栎全。”

〔桐尾〕 唐·白居易《除忠州寄谢崔相公》:“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尾半焦〕 宋·陆游《秋夕》:“栈边老骥心空在,爨下残桐尾半焦。”

〔薪余〕 宋·黄庭坚《和刘景文》:“牛铎调黄钟,薪余合琴瑟。”

〔邕琴〕 唐·温庭筠 《上学士舍人启》:“荀铎摇车,邕琴入爨。”


猜你喜欢

  • 刘整交质

    《文选》卷四十南朝梁.任彦昇(昉)《奏弹刘整》:“整兄寅第二息师利,去年十月十二日,忽往整野停住十二日。整就兄妻范求米六斗哺食,范未得还,整怒,仍自进范所住,屏风上取车帷为质。范送米六斗,整即纳受。…

  • 履霜知冰

    《周易.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盖言顺(顺,通慎)也。”行于霜上而知严寒结坚冰的冬季即将到来,故应防慎于始,切实安排好过冬的事。后因用以比喻见微知著,寻端见绪,防微而杜渐。《后汉书.蔡邕传》:“是

  • 孤鸾照影

    同“孤鸾照镜”。元宋褧《遗芳蔓》诗:“琼瑶台上魂是非,孤鸾照影心含悲。”

  • 蜗角蚊睫

    源见“蛮触交争”、“蚊睫”。蜗牛的角,蚊子的眼睫毛。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北周庾信《小园赋》:“陆机则兄弟同居,韩康则舅甥不别。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并列 蜗牛的角,蚊子的眼睫毛。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

  • 握拳透掌

    紧握拳头,指甲穿透手掌,极言愤恨之深。卞壶(281-328年),字望之,济阴冤句(今山东省曹县西北)人。少有名声,司马睿镇建邺(今江苏南京市)时,召为从事中郎,甚见亲爱。晋明帝司马绍时,累迁尚书令,和

  • 山阴鹅

    源见“换鹅书”。美称鹅。清尤侗《无酒歌》:“松江鲈鱼山阴鹅,嘉蔬鲜果台盘罗。”

  • 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一回:“飞曰:‘吾庄后有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应声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

  • 祝网三驱

    源见“网开三面”、“三驱”。为帝王广施仁德的典故。明詹同《出猎图》诗:“焉知祝网三驱意,但醉氍毹紫塞间。”

  • 魏舒筹

    同“魏舒画筹”。宋苏轼《泗州过仓中刘景文老兄戏赠一绝》:“既聚伏波米,还数魏舒筹。”

  • 青盼

    同“青眼”。《隋唐演义》五一回:“承三位先生盛意,世民有何德能,敢劳如此青盼。”【词语青盼】   汉语大词典:青盼